134. 荀子醉米酒 三更合一,作收1w5、作……(6 / 7)

荀子想了想,补充道“几乎不可能。”

朱襄却不失望,他笑道“只要开了这条口子就很好了。”

荀子冷哼一声“真的”

朱襄使劲点头。

荀子憋不住了,伸手敲了朱襄额头几下“这种事,真的值得你如此欣喜”

朱襄再次使劲点头。

荀子十分不解“为何这与你并没有太大关系。朱襄,你是男子。”

朱襄道“我当然是男子。”

朱襄没有等荀子继续发问,他继续道“但我认为这个世间门应该是公平的。诚然,世上存在实质上的不平等,王侯将相和庶民奴隶地位肯定不同。但我相信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

“无关贵贱男女,立功的人就该得赏,有能力的人就应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仅此而已。”

“我知道现在这种事完全不可能”

朱襄想起咸阳学宫的一系列人才选拔的机制,想起自古以来,和从此以后这个世界的发展脉络。

“商朝崇尚鬼神,以人为祭品,甚至在祭祀中吃人肉。如此野蛮的行为,从商朝末期开始反思,到周朝禁止,再到东周时复辟,再到现在普遍厌恶用人祭祀,已经过了一千三百年。”

商朝近五百年,周朝近八百年。

只是为了改变一个人殉的制度,就需要一千三百年。

“商周时,只有士人能接受教育。官吏晋升被贵族世代把持,如楚国那样极端,便是只有大贵族能获官,连本国士人都难以施展抱负。东周时,普通士人开始求官。孔子首开私学,连野人都能来上课。但秦国选拔人才已经最不看重出身,咸阳学宫也从未想过教导农人。甚至现在普遍都接受应该让庶民质朴,不让庶民学习太多知识。”

现在庶民与欧洲中世纪一样,如果接受过多教育,家中藏有书籍,还会被惩罚。

直到汉代举孝廉,庶民才有权利读书。即便他们没有读书的渠道,至少读书不会被惩罚。

东汉时不再抑制豪强,魏晋时门阀林立,庶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再次被剥夺,甚至直接以出身判断一个人的未来。

然后进入隋唐,科举制的建立,才彻底巩固了庶民接受教育的权利。

从只有贵族能读书,到庶人也能读书,从孔子开私学起算,也反复争斗了一千余年。

如果以武则天称帝,让女性醒悟原来女子真的可以超过男人,女性意识真正开始崛起算起,到民国时彻底出现女性意识觉醒运动,时间门跨度正好也是一千余年。

思想的改变,社会的发展就是这么困难,都是至少以千年来算。

朱襄是谁

他只是一个农学教授。

周公、孔子、武则天无论是谁,他连脚指头都比不上。

穿越者又如何穿越者比这些古人厉害到哪里他就算有了系统外挂,也不敢说能看到这些古人的背影。

在正常社会进程中,一千年才能扭转一个群体的思想,才能从思想萌芽到彻底觉醒,才能扭转拥有强大惯性的社会发展方向。

朱襄凭什么能脑袋一拍,就把这一千年抹去

他凭什么都不行。

这是真实的先秦时代,这里的贵族就算让六国贵族分享权力也不可能放开让庶民读书,这里的主流思想还是“女祸论”。

“女子天生残缺,无法与男子相争。”荀子道,“这不仅是儒家的思想,道、法、墨皆如此。”

朱襄道“我知道。因为现在没有避孕的手段。女子除非不成亲,否则大部分女子每隔几年必定生子。若生子,很多女子身体不适,至少半年无法为官。更别提现在秦国唯一的实权爵位取得方式,军功。”

“若女子想要勉强与男子相争,那就只能不成亲。但秦国以农为国家基石,人口是重中之重,绝不可能同意女子不成亲。”

封建时代的人口至关重要,为了休养生息,每个朝代建立时都会用严酷的法律促进女子婚嫁。如果女子到了年龄不结婚,轻则官府随便给你配一个男人,重则全家受罚。

现代社会女子争夺地位可以不结婚不生子,封建社会谁给你讲人权讲自由

封建时代的女子是资源,就如如今的庶民一样。国家为了奴役平民必须愚民,那么为了让女子不停地生孩子,就绝对不能给女子除了生孩子之外的其他路。

这也是封建制度越保守越顽固,女子地位越低的缘故。连贵族女子也是家族的“资源”,只是因为价值高,所以有用时如同珠宝一样被装在匣子里细心呵护,无用后弃之如敝屐。

只有生产力发展,封建制度破碎,女子才能从“资源”变成人,有其他的选择。

否则所谓权力,都只是少数贵族女子,甚至仅限于依托孝道的外戚女子的玩物,和“女性”这个大群体关系不大。

“但荀子,女子孕育生命不是残缺。如果为了延续生命付出代价叫残缺,女性因此被蔑视,那么就太畜生了。”朱襄道。

荀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