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近的王宏声就是个实例。现在的王宏声就是个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甚至,他都能察觉出,杨君苏对付王宏声根本没费力,这才是可怕之处。不费力就把你整成这样,要是费力了得整成什么样
杨君苏解决完王宏声,时不时地在张书记面前刷存在感。张书记对她的观感在一天天变好。
人家杨君苏大事小事都会经过他的同意,时不时地给他这个领导长脸面,还会说话,每次跟她一聊完天,就觉得浑身舒畅。再加上朱明成也开始帮着杨君苏说话,他媳妇郑小红也帮忙说好话,时间长了张书记不喜欢她才怪。
同事领导没问题,家里的问题也一一解决了。杨君苏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一路高歌猛进。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两年过去了。
杨君苏已经23岁了,这是她当上科长的第三年,也是四分场建成后的第三年。
这两年内,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着。
四分场从一片荒地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繁荣热闹的农场。良田成片,水渠环绕,楼房林立,道路宽敞。
合作社规模扩大了十倍,社员从几十人变成数百人。养猪厂也从十几头猪的规模变成几百头猪,林间套种已经从最初的三块试验林地变成全场套种。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实事夯实了杨君苏的成绩,提高了她的名气,奠定了她的地位。
杨君苏不仅工作顺利,家庭生活也算美满。
大姐杨新然去年刚生了个儿子,小名黄豆。小家伙长得随了爸妈的优点,特别可爱。
三个孩子都争着宠这个弟弟,他们一家人和和美美。
据说王家悔得肠子都青了。王根生心情郁结,怒火攻心,再加上他妈总给他用偏方进补过了头,一病不起。人瘦下来了,肚子还是很大。
杨盼是前年跟周义良结的婚,周主任回来后,周母的病情也在渐渐好转,一家人都念着杨盼的情和杨君苏对他们的帮助,对杨盼很好。杨盼生了个女儿,更是被全家人宠上天。
杨婷婷在今年六月高中毕业,这个年代的高中是两年制。杨婷婷毕业后,按照惯例,她是要回农场的。但她从小在农场长大,就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杨君苏便跟纺织厂的熟人打个招呼,趁着纺织厂招人时,让她去报名。毫无意外,杨婷婷一去就被选上了,成为了纺织厂宣传科的一名干事。这可把杨利民和叶香云高兴坏了。家中最小孩子的工作也解决了,他们的人生任务完成了大部分。
现在只剩下杨君苏和杨婷婷的婚事没有解决了,婷婷还小,再等几年也无妨,关键是杨君苏。
这几年倒也有人介绍,杨君苏一概没看上。杨利民夫妻俩暗地里发愁,这个女儿说又说不得,催也不能催,操心还不让。
叶香云怕自己说多了,引起闺女的反感。她想着她们姐妹之间关系好,趁着周日,就把大闺女二闺女全部叫回家吃饭,趁机跟她们提提这事。
杨新然和马保清带着四个孩子准备回娘家。
马保清不好意思地说道“咱又去你娘家蹭饭啊,总去,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把你送到再回来,咱们这一去一大家子不太好。”
杨新然对继子跟自己孩子一样,便反对道“我们这么多人都去了,就差你们那两碗饭收拾收拾,赶紧地。”
柱子嘴上没说,心里特别高兴。这个妈妈对他是真好。平常吃的穿的都跟红玉红豆一样不说,就连每次回娘家都会带上他。
马保清也不再说什么,伸手接过儿子黄豆“我没啥可收拾的,你去收拾收拾,换身衣裳。”
杨新然把自己拾掇好,又让三个孩子换出门的衣裳,再拿上黄豆的衣服尿片和玩具,等到他们一家六口到娘家时,离得比他们远的杨盼和周义良已经先到了。杨盼的女儿红薇跟黄豆年纪差不多,两人挺有共同语言,凑在一起伊伊呀呀地用婴语聊天。
两个孩子一来就被杨婷婷和杨春杨二宝他们抢着抱。
杨盼和杨新然也乐得清静一会儿。
叶香云趁着两个闺女都在,就赶紧把话题往她想说的方向引。
“君君,你看这俩孩子多可爱呀。”
“是可爱。”
“君君,你看你大姐夫和二姐夫都挺好的,这说明世上还是有好男人的。”
杨君苏看了一眼院子里的两人,说道“都还行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叶香云终于说出了她最想说的那句话“那你到底打算啥时候找对象”
杨君苏“不是跟你说了吗不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叶香云“怎么不着急你再拖延下去,好男人都被人挑走了。”大家谁都不瞎,条件好的男孩刚参加工作就有人说媒。三女儿现在下手都有点晚了。
杨君苏给她摆事实讲道理“男人又不是只有这一茬,就跟韭菜似的,割走一茬老的,还会长出新的。”
叶香云无奈道“反正跟你年纪差不多的都被挑完了,你又不愿意找比你大的,再往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