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让他稍安勿躁,大顺这边要花点时间才能选出合适的派遣人员。而且,曾德昭要继续回京师,一方面协助要协助汤若望对抗龙华民那个老顽固,一方面还要帮着打听大明朝廷的最新消息。
如果洋鬼子们能再拉拢些受洗的羔羊归顺过来就更好了。
曾德昭说拉拢这事不太容易。椰树会如今走的是上层路线,面对的几乎都是朝廷高官。想说服他们投奔“流贼”
比如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人家会“投贼”
李自成表示理解,尽力而为吧。
不过说到徐光启,大统领掐指一算,他明年就要驾鹤西游了。七十多岁的人,估计也到岁数了,就算提醒一下也不会改变什么。
徐光启现在忙于编撰崇祯历书,以至于连他自己的巨着农政全书都没时间出版。
回头李自成打算让韩霖写封信去,看看能不能让老徐把手稿交出来,或者允许誊抄一部,拿回来删改精简一下提前出版。
农书还是很有用的,李自成也只是粗略的了解过玉米、土豆、红薯的情况,其他就不大懂了。
而那本书里囊括了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等等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徐光启位高权重,再加上快寿终了,不可能收买了。但是提到了他,李自成跟着又想起了写天工开物的大佬宋应星。
老宋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个举人,考进士嘛屡战屡败。要到崇祯八年,宋应星才当了个未入流的教谕。
他是个真正的科学家。
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天朝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天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
宋应星还记载了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也是一大新发现。
现在,应该能拉拢一下老宋。
李自成在瞎琢磨的时候
说曹操,曹操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