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0 / 14)

找关师傅了。

关师傅仔细琢磨了一晚上,面对这个小学徒心情十分复杂,脸上却依旧义正言辞地骂他,让小学徒心里七上八下的,想着他今天若是不能把关师傅说通,那他怎么办。

这一回小学徒孤注一掷,见面说了两句就把庄庆泽给他的小木盒子拿了出来,五颗圆润光洁的小银锭,摆在盒子里十分诱人。

这是最后一天,小学徒把话敞开了说“师傅,别的什么我都不说了,这银子是给您的第一份礼,您要是真明白我的意思,那这银子您就收下。”

关师傅怔住了,他不是因为看到十两银子惊讶,而是他现在可以确定自己这个小学徒真的背叛了东家,东家的猜测是真的,不然就他如何能轻易拿出十两银子

小学徒却误会了自家师傅的意思,以为关师傅被十两银子打动了,他悄悄地松了口气,想着师傅既然动了心,那他要做的事就还有一线希望。

小学徒加把劲劝说起来,不过接下来关师傅的态度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他说的话比最开始迟疑了点,最终还是没松口,很快就把装了银子的木盒子塞到小学徒怀里,再度把人撵出门。

跟在师傅身边多年,小学徒对关师傅的性格脾气不说了若指掌,至少大致还是了解的,如果关师傅真的还像一开始那么坚决,那他在看到了银子时就会把自己赶出门,而不是还听自己多说了几句。

但是依旧没能把人说动,小学徒不甘心地在门口敲门,关师傅打开门不顾邻居怪异的眼神,把这个徒弟赶走。

到了这天傍晚,庄庆泽比之前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一晚找上门,小学徒战战兢兢地,他不想做牢,可梁家他也肯定自己待不下去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办。

想了想,他指天发誓地表示他已经把师傅说动了,只要再给他两天时间,肯定能让师傅跟着他离开。

庄庆泽没想到这小学徒办事这么不行,三天了都没能把人说服,不过他觉得小学徒应该没有胆量骗自己,所以最后答应了再给他两天时间。

这两天时间小学徒觉得是他自己开口争取来的,也觉得是庄庆泽愿意放过他,所以对庄庆泽倒是有了感激之心,真心实意替他办起事来。

后来两天,小学徒想尽办法去找关师傅,在他打算对关师傅的家人劝说之前,关师傅终于松口了。

他不是怕小学徒真的找自己家里人说这些烂事,而是觉得差不多了,再拖下去小学徒背后的人可能会等不及。

于是,第五天下午,小学徒随身携带的十两银子被关师傅收下了,他的脸色复杂,叹口气套小学徒的话。

小学徒可不敢现在就把让他做这件事的人说出来,他知道说出来肯定会有问题,因为他的新东家不是旁人,正是梁家酒坊的舅老爷,庄庆泽。

眼珠子转了一圈,小学徒含糊地说“师父,真不是我乱说,咱们师徒两人一起,肯定能酿出好酒,以后您就是酒坊的第一人,第一功臣。”

小学徒在梁家酒坊干了这么久的活,之所以还是小学徒是因为他到现在都没有资格跟着师傅学制曲和几个最重要的手艺,这是小学徒和老师傅的最大区别。

不过在酒坊做了这么久,小学徒早就熟悉了酿酒的所有工序,也就是制曲还差点,这关系到最终酿成的酒的口感和味道。

这一刻,关师傅不知道的是,在小学徒前来说服他的第一天,就在傍晚悄悄溜去了酒坊,偷了酒坊的酒曲。

这是小学徒替自己想的最后一条退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把自己手上有酒曲的事说出来。

关师傅脑子清明,看着这个变得越来越陌生的小学徒,心越沉越低,酿酒不难,酿好酒却不是容易的事,他在酒坊学了这么多年怎么就还看不明白呢

当年跟着梁家酒坊一起度过危机的老师傅们虽然值得信任,他们也有跟着梁父制曲,但是最重要的那几个步骤梁父是不会让外人参与的,这无关信任,只因这是梁家酒坊的根基。

就拿关师傅来说,他虽然也会制曲,但是用他做出来的酒曲酿酒,味道远不如梁家酒坊的,毕竟若是谁都能做出一样味道的酒,那酒的价钱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了。

没能从小学徒的嘴里套出话,关师傅答应了同他去见新东家,小学徒高兴得不行,直说秋收之后他们就可以开始准备酿酒,一定能如何如何。

把庄庆泽交代的事做了,小学徒心头的大石头落地,他总算不用再担心自己会被送去大牢,有了新东家护着,他以后会没事的。

第二天,小伙计就毫不迟疑地把关师傅带去了位于阳安县东边的庄家酒坊,这个酒坊除了位置同梁家酒坊不同,房子和里面的东西是全新的,其余的地方基本同梁家酒坊一样。

再看看站在酒坊里的庄庆泽,关师傅的眼睛瞪都溜圆,他怎么都想不到,小学徒背后之人居然会是他。

梁家同庄家之间的矛盾一直到现在都没摆在明面上,因为梁父他们担心庄氏,庄庆泽和赵红梅则是没打算那么快撕破脸皮,毕竟那样对他们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