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送丈夫出门后,贾敏又去女儿读书的院子悄悄看了看,便往沈曜养病的院子里去。
贾敏去的不巧,陈嬷嬷正给沈曜讲大闹天宫的故事,听到她来了,就停下不说了,沈曜正听到兴头上,不开心的扁了扁嘴。
“舅母好。”不等贾敏开口,沈曜先叫了人问了好,嗓子仍然沙哑。
贾敏笑回“久哥儿今日可好昨儿晚上睡得可好早饭用的香不香”
陈嬷嬷笑着回道“谢夫人关心,一切都好哥儿一整晚都没起,早起用了半碗粥半碗鸡蛋羹,胃口也比昨儿个好了”
“那敢情好”贾敏笑的真心实意,“府里这几日有新鲜瓜果,久哥儿嗓子不舒坦,不如让厨房蒸成泥,也好尝几口。”
陈嬷嬷道“好啊,夫人费心了,不知可有胡萝卜,做些那个给哥儿吃”
沈曜急的拽陈嬷嬷的袖子,浑身写满了拒绝,破锣嗓子挣扎道“不吃”
陈嬷嬷无情拒绝“不能不吃。”抬起头对贾敏笑的可欢快了,“我们哥儿就爱吃这个”
沈曜皱着一张小脸,眼巴巴瞧着贾敏,巴望她给自己求个情,贾敏一看便知这是小孩子挑食呢,她也时常为女儿操这个心,立即假装什么都没看出来,道“我这就去吩咐厨下准备着,午饭就给久哥儿准备这个。”
贾敏跟陈嬷嬷闲聊了一会儿,沈曜正哀叹自己午饭将要面对的悲惨命运,并没仔细听,只听到贾敏提起他的名字,问他“久哥儿呢,你可愿意”
“啊”沈曜不明所以。
贾敏重复道“我有个女儿,和你同年,只略长你五个月,如今正在念书,听说家里来了个小表弟,吵着要来看看哥儿,你可愿意见见她”
沈曜点点头“那自然好。”
贾敏道“那好,等过几日久哥儿的嗓子好了,我便带她来,你们小孩子家家的,定能处得来。”
沈曜笑着点头。
贾敏又坐了一会儿,起身离去,走前依旧嘱咐沈曜好好养病。她一走,沈曜的小脸立即耷拉下来,坚决道“不吃”
陈嬷嬷吩咐舒云“该熬药了,你去看着药吊子。”
舒云领命去了。
陈嬷嬷这才低头道“哥儿方才说什么”
沈曜瘪嘴“不吃”
陈嬷嬷为难道“太医吩咐的,我也没法子。”
沈曜眼睛一亮“糖”
陈嬷嬷摇头“不好,太医说,哥儿的嗓子不能吃糖,甜的都不行。”
沈曜顿时觉得天塌了,他垂头丧气的靠在软枕上,委屈的抽了下鼻子。
沈曜嗜甜,身边的人都知道。为这,沈老太傅严格规定了他每日吃点心的数量,但那好歹也有的吃,这下,一块儿也没得吃了。
“哥儿当真要见林家小姐”陈嬷嬷心疼他,又要谨遵医嘱,只好拙劣的转移话题。
沈曜懒懒的翻了个身,道“就是个小姑娘,嬷嬷,我都在她家里了。”
“人家比你大,还小姑娘。”陈嬷嬷给他盖了层薄被,轻拍着后背道,“林大人来请,还没问到我这里,柳先生倒先应了,柳先生说林如海是哥儿的舅舅,自然是真心来请的,且他府里比驿站清静,也有利于哥儿养病,打量我不知道林如海是哪一年的进士么”
沈曜往陈嬷嬷身上贴了贴,笑眯眯道“我好啦,嬷嬷。”
陈嬷嬷在他脸上揉搓几把,道“我们哥儿是有大福气的”
沈曜往被子里缩了缩,道“别的且不论,林太太日日来,嬷嬷还看不出来么,她没有什么坏心眼。”
陈嬷嬷犹豫了会儿,道“林太太性情好,这两日对着世子,我也看着倒很是真心,没瞧出来旁的。且我们虽极少出这院门,可嘉月那日跟着出去安置这些人,舒云、嘉月又和林太太的丫鬟们说了不少话,也能看得出,林太太将这府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说到这儿,她冷笑一声,“瞧着可真不像荣国公府里出来的姑娘。”
说到后宅的事,沈曜只能抬头看向舒云和嘉月了。
舒云道“嬷嬷这话说的也不对,林太太是国公夫人养的女儿,现在国公府里管家的可不是国公夫人。”
陈嬷嬷嗤笑道“乱了长幼的可不就是这位国公夫人么”
嘉月道“林太太是外嫁女,林家又是书香门第,许是嫁到林家以后改的呢”
沈曜有话说“这话错了。林家乃是五世列侯,只是到了林如海这一辈爵位没了,才以科考入仕的。”
陈嬷嬷道“不然这两家怎么会结为姻亲,都是那一边的人罢了”
那一边,自然是指的太上皇那一派。太上皇和皇上斗法,却拿沈曜当筏子,沈曜骤然失亲,又遭此无妄之灾,差点丢了性命,陈嬷嬷难免多有怨言。
沈曜失笑,道“林大人比我父亲大十几岁呢,他成亲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时移世易,人心易变,尚未可知。”
陈嬷嬷仍不放心,刚要说话,却瞧见沈曜眼底的疲惫,心疼道“哥儿累了吧,都是嬷嬷不好,你病才好,我倒引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