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你们父子自己吃吧,别叫我们了。”
裴老栓还想跟着吃鱼,可是看着老婆子这么说,他也就不吭声了。
这顿饭吃饱饱的,肚子比胸脯子还高一块,饿了那么久的人,突然间吃饱了,心里那满足感简直别提了。
苗兰嘴上说节省,但是谁又能不喜欢吃肉呢她只是心疼孩子们不容易。
“你刚刚出去借粮食了”
苗兰从兜里拿出十块钱递给裴大年。
村里的院墙那么矮,有点风吹草动传出多远,她在院子里早就听见了。
裴大年不只到裴二年家借粮,还去邻居家借粮食了呢,只不过没有人借给他。
苗兰把钱塞给裴大年。
“拿着吧你还不知道你弟弟吗他在家说了不算,你弟媳红霞不松口,他是一个子儿都不敢往外借,你也知道红霞的脾气,她那人过日子是把好手,但是也财迷得很,只能进不能出。”
这话一点都不错。
红霞那人就那样,在家里当家做主,裴二年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但是红霞也有个好处,就是对婆婆公公还算是好的,有时候会送点东西过去,但是那也是看她的心情,你要是想跟她借东西,八成是借不出来的。
裴大年低着头一句话不说。
他要不是今天看见孩子们饿得慌,他也不能厚着脸皮出去借粮,没想到没借到粮不算,还丢了脸。
红霞指着他,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说了一堆难听话,实在是让他无地自容。
裴大年受了刺激了,下定决心好好干活。
“妈,我不要。”
裴大年不能要这钱,他不想让裴二年和红霞戳他的脊梁骨。
苗兰一看这样,也没有强求,不过她觉得今天晚上大儿子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苗兰也不说啥了。
第二天裴大年早早的又出门了,比鸡起的都早。
他一动,裴彦就知道了,但是他假装没有听见。
只要裴大年努力干活,家里的条件肯定宽松不少。
凭啥跟人家一样的地,人家一年能收入一千斤,他们家收入一百斤这啥道理人勤地不懒。
今年家里的地,全都种的豆子,要是豆子有了好收成,那就再也不用挨饿了。
豆子
裴彦忽然有了想法。
裴大年家祖上是做豆花的。
有祖传的手艺在,那不是天赐良机吗
裴彦有事儿没事的就到苗兰和裴老栓那里打听事儿。
这天裴老栓刚回来裴彦就凑过来了。
“爷爷,您累不累我给您倒杯水。”
裴彦赶紧从屋里端了一杯水。
裴老栓;“”
这孩子怎么这么懂事了以前可不是这样
裴彦笑嘻嘻的,他现在十一岁,饿得像岁的样子,看起来就那么可怜。
“爷爷,我听说咱们祖上也有能人。”
他这一句话顿时激起了裴老栓的自豪感。
“那是我跟你说,我爷爷那时候在京城开豆花铺子,每天日进斗金,穿金戴银,享用不尽,我爹那会儿卖豆花远近闻名,要不然你奶奶能看上我”
说到这里裴老栓格外的自豪。
“当年你奶奶可是咱们村里的一枝花,那真是提亲的人踩破门槛。”
裴老栓老骄傲了。
不远处苗兰朝他咳了一声。
“你跟孩子们说这些干嘛就好像我看上你,就是为了贪图你家的豆腐花一样。”
裴老栓“这怕啥我说的也是实话那时候到你家提亲的人从寸头排到村尾。”
苗兰没再说话,就是默认了。
那时年轻时候的事儿,那时候她也是看中了裴老栓的长相,再就是相中了他们家的手艺,谁能想到裴老栓的父亲没了之后,做豆花的手艺就失传了呢裴老栓完全就不是那个材料,只能一辈子在地里刨土疙瘩。
裴彦“爷爷您跟我说说,咱家祖上做的豆花啥样儿”
你还别说,裴老栓还真记得,只是他对做豆腐花不感兴趣,他爸爸让他学,他好歹不愿意学,最后父亲走了之后,他才知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句话啥意思。
他爸爸走后,在他们家干活的小伙计也跟着不见了,说是自立门户去了,有村里人说在省城见过那人,只不过人家现在打的招牌是正宗裴氏豆花。
裴氏豆花,不是他家的招牌吗还正宗的裴氏豆花这明摆着就是让人家把手艺偷走了。
也是裴老栓自己无能,不能给祖宗讨回公道,他自己都不会做,靠啥说招牌是自己的
经过几年的运动之后,不知道现在那个小徒弟还有没有卖豆花。
裴老栓说起来之后,满心的气愤,但是没啥办法,只能乖乖在家种地,养活一家老小。
现在想起来后悔莫及,那时候他玩心重不想学手艺,他爸爸死得太过突然,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