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七十三章(2 / 4)

呢大体是一斤鸭子半斤姜。

这种色泽土黄,肥厚结实的老姜口感辛辣,也就是俗语姜还是老的辣的来源,更不用说三年的老姜。

对,苏锦宁用的是三年老姜。

明黄色的老姜被风干以后,脉络无比清晰不说,浓烈的姜黄素也被聚集在一起,等候在砂锅里爆发出极致的能量。

苏庆平在旁提醒“也可以用隔年的老姜,三年的老姜外头难买。”

苏锦宁动作微微一顿。

她想了想倒也是,索性重新取了一小筐的隔年老姜来“那我就用隔年的,给大家示范下普通老姜的做法。”

处理好的鸭肉放在一旁待用。

随后苏锦宁开始处理姜片,她将姜片放入砂锅内,倒入香油轻轻翻炒,姜片在香油的滋润下,特有的辣香味源源不断的涌出,发出滋滋的声响。

随着砂锅底部的香油被烤得半干,姜片不再坚硬,而是染上焦黄的颜色,苏锦宁再将前头泡过水的香料放进去,继续翻炒一二。

等到香料的香味也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将鸭肉放进去。

撒上米酒,再来点酱油。

稍稍翻炒一下,让鸭肉入味一些。

而后放上香油和葱结,再行翻炒一二。

以上的步骤看似简单,却也不简单。

店里销售的姜母鸭口味好坏,其实也就看这几个步骤。

要是火候过了,姜片焦苦。

在随后的炖煮中,这种焦苦的味道会融入鸭肉之中,让醇厚美味的鸭肉毁之一旦。

可是火候不到,鸭肉不酥不说,更会让鸭肉的腥气留在深处,入口或许还行,而后便会越来越寡淡,回味更是接近于零。

唯有拿捏得当的时间,恰到好处的火候,才能让老姜、调料和番鸭三者紧密融合,姜片和调料的味道才能深入到番鸭深处,让每一寸鸭肉都染上浓烈厚重的香气。

等番鸭肉上色,并且香味渐渐浓郁的时候,苏锦宁又倒入先前调好的料汁和清水炖煮。煮到沸腾的时候放上盖子开焖,一个小时左右便能焖煮完成。

还未焖煮完成,氤氲而出的香气便吸引来卫温雅。她深深嗅着空气里缭绕的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好香啊。”

更不用说负责拍摄的苏庆平。

他的肚子配合的咕噜一声“的确,特别香。”

时间到了。

苏锦宁掀开锅盖。

足够长的时间焖煮让米酒的香气和老姜完美融合在一起,老姜的辛辣褪去大半,留下的是清冽的辣味和香味,直直沁人心脾。

苏锦宁看着颜色油亮的鸭肉,满意地点点头“好了。”

卫温雅偷偷或者说正大光明的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烫烫烫”

她呼哈呼哈的喘着气。

入口的鸭肉焦香浓郁,细腻滑润,吃不出一丝一毫腥味,取而代之的是鲜香醇厚。卫温雅用力咀嚼,能感受到鸭肉的汁水在唇齿间流淌,将鸭油和麻油的香气送到口中各处。

唔好想再来一块

卫温雅泪眼汪汪的,想着这是晚上的菜色,她又不得不忍住,将筷子指向姜片。

老姜是很辣的。

卫温雅其实不喜欢那辛辣刺鼻的味道,可是姜母鸭里的老姜却是完全不同。

姜片的辛辣早已消失殆尽,除去鸭肉本身的香醇浓厚外,只保留了独特的口感,甚至反复咀嚼下还有尝到淡淡的甘甜味道。

暖暖的热气从胃里涌出。

卫温雅到了秋冬四肢总是冷冰冰的,可此刻却是觉得暖呼呼的,就像是泡在温泉里那般舒适惬意。

她拍了拍脸颊,呼哈一声。

卫温雅念念不舍的看着姜母鸭,好不容易才忍住去盛饭然后干上三大碗的冲动。她清了清嗓子,给予点评“又是道下饭菜呢。”

苏锦宁觉得也是。

她若有所思“其实除去除去食材稍稍特别一些,其他的配料和制作方法都相当简单,感觉也能算是一道家常菜吧”

苏庆平眨眨眼“简单吗”

蔡叔哑然失笑“简单倒也不简单,不过在福建当地这的确属于一道家常菜。”

顿了顿他又笑道“师弟去剪辑视频宁宁,咱们再做几道小菜晚上一起吃”

“好爸爸速度快点啊”

“我知道了,就包在我身上吧”苏庆平连连点头,提着照相机匆匆上了楼。

许会惠不知刷了多少回群消息。

眼见一家人都有点失落的时候,忽然一条提示跳了出来您所关注的u主宁宁家的小厨房发布了新视频,快来看看吧

许会惠一跃而起“有了”

她急急忙忙点击进入,入眼便是一双筷子夹起肥厚多汁的鸭肉,以及品尝后的赞叹“又是一道下饭菜。”

许会惠吞了吞口水。

旁边的丈夫也是眼前放光“我还没吃过姜母鸭呢”

“嗐,老头子我都几岁了都还没有吃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