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2 / 2)

好好的良缘”

接着,姑嫂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声讨起乱发善心好心办坏事的皇帝。

云月听着不对劲“娘娘,那穆姑娘不是有两个病死的未婚夫吗怎么还有个心上人了”

前脚未婚夫刚病死,后脚多了个心上人,这太快了点吧这留言谁传的,听着也太瞎了。

“是呢。”皇后半点没和云月对上脑回路,还在感叹,“那姑娘多不容易,死了俩未婚夫还能找着真爱,可见是要苦尽甘来了。听说他们两个郎有情妾有意,两家私下里早就说好要结为亲家的,只是担心那男方又出点意外,没有对外声张,哪里想到”

哪里想到就是因为隐瞒了没说,让皇帝误以为穆姑娘现在是个烫手山芋,需要他去拯救。正好这届选秀,穆姑娘参加了,他就私底下透露出了不管如何也要给那姑娘留牌子的口风。

为此,哪怕穆音音规矩上差不少,管教嬷嬷和负责决定秀女去留的皇后都只当没看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她过了。不然按照穆音音的条件,顶多进入复选。

云月越听越窒息“可是娘娘,隐瞒消息有什么用等穆小姐嫁过去,她心上人只要福薄,不还是会死吗”

“不是这么说的。”皇后可有道理了,说辞一套一套的,“没对外公布,就可以私下里处置。穆姑娘前两任未婚夫都是结亲后慢慢体弱下去,最后病死的,回头只要看那心上人是否变得体弱多病就行了,要是他也这样,那就再悄悄解除婚约,便不会惹出人命。”

这样一来,在外界看来穆姑娘还是只有两任未婚夫,而不是接连三任未婚夫都受不住的奇女子。出事的未婚夫太多实在惹眼,没瞧见光两个就已经被皇帝注意到了吗

虽然皇帝会注意到穆音音纯粹是外头流言传太凶了,一副要逼她嫁入皇家的架势。不然只死两个,其实皇帝也没那么闲。

皇后心里觉着传穆音音命格尊贵这个流言的家伙纯属不安好心,故意坑她呢。可她一个小姑娘应该没得罪什么人,这事儿八成是冲着定国公府去的。

云月被皇后说服了“娘娘果然心善,竟舍得给出贵妃的位分。”

那穆姑娘既然再也不能和心上人在一起,想来也只能尽量在其他方面补偿她。贵妃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在皇贵妃不能随意封出去的情况下,这在后宫已经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皇后搁下茶盏,觉得心里堵得慌“事后的补偿又有什么用只希望陛下下回别再一拍脑袋做事了。”

“话不是这么说的。”嬷嬷赶紧帮忙说和,“既然那命格的流言是外人故意害贵妃,可见陛下出手确实是在救她一名。即便陛下查出传流言的人,把人绳之以法了,这种流音出现过,就没办法彻底消除影响,最后还是得把人纳入宫中。”

别的不说,有些发了疯想造反的,很可能就会看中这种莫须有的神鬼之说,非要娶了穆小姐,不管对方是否愿意。那些人可不讲道理,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皇后沉默片刻,嬷嬷说的有道理。所以

“陛下最近发落了哪些朝臣”皇后忽然问道。

宫女们面面相觑,迟疑着回答“李大人和杜大人。”

皇后也没问是哪个李大人和哪个杜大人,只问发落的缘由。这个宫女们就不知道了,便叫了大太监进来询问。

大太监还真知道,当即回答“听说是这两位大人家的小公子欺辱了定国公府的小公子,还是长公主昨日亲自带了穆家两位夫人进宫告状的。”

一听小姑子也在这件事里掺了一脚,且缘由和穆家相关,皇后立刻就下了定论。

想来流言正是两家放出来的,只不过不好拿那个流言作为罪证出来说事,便找了另外的由头发作。否则只是小孩子闹矛盾的事情,何至于跑到宫中告御状,皇帝还当真给判了

“昨日长公主进宫原来是为着这事儿,我这两日忙昏了头,也忘了过问。下次记得提醒我一声。”皇后锤了锤酸痛的腰。

众人皆俯首称是。

“对了。”皇后突然想起什么,“穆姑娘那心上人是哪位可打探出来了他最近如何”

不能光补偿穆小姐,倒了霉的当事人有两位呢。

提起这个,大太监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这个”

皇后疑惑地看向他“有什么直接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额。”大太监干巴巴地开口,“据奴婢最新查到的消息,心上人的流言,似乎也是假的。”

皇后“”

什么那她的贵妃之位岂不是白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