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罗氏笑道,赶了儿子媳妇出门。
几个年轻人一走,管家娘子李嬷嬷便上来,轻轻地替她捏着肩膀。
觉罗氏便问“大奶奶身边的几个人怎样”
李嬷嬷轻声道“四个丫头、两个嬷嬷,吃饭都慢条斯理的,举止也都细致。看着倒不像那种没受过调教、粗手粗脚的人。”
觉罗氏不由微微点头。
可见卢氏虽然自幼丧父,但却得到了母亲李夫人的悉心培养,不仅自己有些才艺,身边的丫头也都是拿的出手的。倒省了她好些功夫,不用担心儿子受委屈了。
李嬷嬷又在悄悄地在她耳边说“只是奴婢见大少奶奶的四个丫头,都像那天鹅似的,喜欢把碗摆得远远的,然后伸长了脖子去吃饭。”
觉罗氏不禁噗嗤一笑,骂道“你这老货”
把碗摆到桌子边上,固然不用伸长了脖子去吃饭,但却很容易弄脏衣裳。以这个年代的染印纺织技术,一套新衣裳洗不了十回就再也不能穿了。为了节省花费,丫头们只好把碗推到桌子里面,然
后伸长了脖子远远地去吃,这样即便汤汁溅出来,也只会溅到桌子上。
在明珠发迹之前的一两年里,她们也是这样小心翼翼地吃饭。
可见卢氏在娘家的生活只维持了最基础的富足,绝对谈不上无忧无虑。很有可能李夫人把仅有的金钱都花费到了儿女的教育上,其余的都是减省度日。
否则,看他们家的揆叙揆方冬天在花园里玩雪,身边的嬷嬷丫头都跟着小主子在雪地里打滚,不知道一天要换多少套衣裳,哪里会注意到这些
觉罗氏便叹息一声“我看这孩子也挺不容易的。一会儿把我那个红宝钿子给她,回娘家的时候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