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4 / 6)

穿到1983 少予 10179 字 2022-11-15

气质的东西横空出世,肯定会招骂。

而且有一点人家其实骂对了,如果他不是帅而自知,肯定不会刊登这张照片。

看完了。

舒然把报纸扔到一边,娱乐时间结束,苦逼的创业人继续劳作。

上次想到哪儿了来着

脑子一片空白

舒然好想把徐慎抓回来做策划,自己去一线冲锋。

搞品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舒然前面想了几个日夜,拟定了一个概念,所谓奢侈品,即好的,贵的,非必须的,牢牢记住这三要素,其次,视觉感、个性化、专一性、距离感。

做到以上,鸭子啊呸,品牌就可以立起来。

从市场角度出发,做女装肯定更好,但是舒然很想做男装,想让徐慎穿自家的高定拍大片

这么好的身材不利用真的太浪费了

但是男性奢侈品市场这块非常难做,舒然将做大的念头先掐掉,可以做小部分,占比分低一点,或者直接就是专供,打造最神秘男装的概念过过瘾。

女装奢侈品在舒然脑海里有成熟的形象,有很多已有的模式可以参考,很省力气了。

第二天,批评舒然的文章和同心制衣厂招聘服装设计师的招聘信息,同时出现在一份报纸上。

书迷们正义愤填膺呢,凭什么他们喜欢的作家要被上报批评,结果伤心没两天,看见舒然这个企业家正在努力搞事业,不知为什么气就消了。

哎,兼职写个书而已,作家自己都不在意,他们也跟着大气一点儿。

当天写批评文章的作者“”

不得不怀疑舒然是不是故意的,是在讽刺他们吗

那真不是,舒然根本不知道六号还有批评自己的文章,他只是按计划行事,以后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管外销设计这一块,于是想招聘几个有灵气的设计师。

闭门造车要不得,还是要跟专业的人保持沟通交流。

不过他也确实烦那些批评,想了想就打了一个电话给吴社长,宣布将迷失纪元的稿酬捐出去办学校。

百废待兴的八十年代,孩子们非常需要学校,舒然写作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捐出去就捐出去。

吴社长惊讶得好几秒没说话,半晌才问“你确定”

“是的。”舒然语气坚定“我的文字可能没有那么具有文学性,但我的心一定向着人民群众。”

“你要不再考虑一下”吴社长咽了下口水“这本肯定会卖得很好,特别好,舒然,你知道你的稿酬能有多少吗”

“管它多少,”舒然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我不差钱,捐吧,找个靠谱的团队去落实。”

隔着电话,吴社长默然了半晌,也笑了一声“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给你落实”

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值得发一篇报

上边还收录了舒然的那句,心一定向着人民群众的表态。

不是喊口号,他真的拿出了数目不少的真金白银为人民群众做事。

效果那叫一个立竿见影,从这天开始,各刊各报再也没有批评的声音,因为批评了这本书就等于跟人民群众作对,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批评舒然的作家他太狗了鄙视

书迷朋友们啊啊,他好潇洒爱了

人民群众这位作家很大方啊,人真好

徐慎头天晚上知道的消息,虽然很心疼舒然付出这么多心血,最后自己却没拿到半毛钱稿酬,但自此之后那些烦人的声音通通不见了,他也挺解气的。

想象一下那些人看到消息的表情,徐慎能乐得多吃下两碗米饭。

“没事儿,”徐慎放下报纸跟舒然说“我努力工作赚钱,以后你想捐多少就捐多少。”

不是他说,他媳妇儿的风骨无可指摘,是个脚踏实地做实事的人,拿放大镜都找不到缺点好吗

舒然还以为徐慎会心疼呢,感叹“你是真不心疼钱啊。”

他俩之间徐慎绝对是那个花钱最大手大脚的。

“谁说的,还是有点儿心疼的,”徐慎笑了起来,老实交代“不过你都说了,为人民群众,我虽然没有你的发心,但肯定支持你。”

徐慎承认,自己只关心想关心的人,从没想过要为人民群众做点儿什么,那不关他的事儿。

可是舒然这么想,他也不反对,还挺佩服的,那是自己没有的积极精神。

这就是他跟舒然本质上的不同,一个独善其身,甚至相信人性本恶,对什么都只有三分真;一个永远炽热,天真勇敢,徐慎真心觉得,舒然的存在对这个世界而言就是一种美好。

“别担心,”舒然说“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是稿酬,以后会有更大的价值,给我赚更多的钱。”

徐慎笑起来“你这样我连安慰你的机会都没有。”

“那就不用安慰。”舒然朝他抛了一个媚眼儿。

畅销书作家豪捐稿酬这事儿,在作家圈子里沸沸汤汤,南市文化局都惊动了,为人民服务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