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刚刚科考完。
那还是说什么
好好当见习进士吧,说不定能去纪炀那给他打杂呢。
不过今年的见习进士剩得不多了,纪炀只把自己带来的小吏安排好。
从灌江府带来的岳文塞,鲁战自然还在跟着。
他们两个也想不到,他们能一路从灌江府当小吏,一直当到翰林院。
如果说外面见到进士,肯定要喊一句进士老爷。
但在翰林院
看见那个屁颠屁颠浇花的吗
人家二甲进士,在这根本不算稀奇
他们这边刚收拾好,其他人自然前来拜会。
除了林大学士之外,另外四个学士都来了。
文学士心里感慨,金学士自然也是。
另外两个更不用说。
如此年轻的学士,实在太罕见了。
纪炀笑着拱手“该是我去拜会的。”
“客气什么以后都在翰林院任职,彼此肯定要照顾。”王学士笑着道。
王学士跟刘学士两人比较特殊,他们两个在翰林院也是智囊团,但属于书画类型。
虽然没有实权,地位却尊崇,是两位书画大家。
先皇在的时候,闲下来便喊他们两个一起钻研画画,很得圣心。
徐九祥的书画启蒙老师也是他们两个,现在打趣的时候还喊句夫子,两人自然更受尊敬。
他们两个也知道朝中局势变化莫测。
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书画不好还是美酒不好
甚多闲事
对于纪炀这个年轻人,他们其实很是喜欢,两人最爱的灌江羊,就是出自纪炀的手,能不喜欢吗。
文学士跟金学士也笑,不过他俩显然要疏离些。
还是那句话,朝中官员关系可以好,但不能太好。
这两位有实权的,实在不能跟纪炀同样有实权的关系太近。
五人说笑,一起去拜会林大学士,平时没这个流程,今日纪炀刚来,还是去看看。
林大学士年纪上来,畏冷得厉害,怀里还抱着手炉,见纪炀过来,下意识笑笑“知你要来,没想到这样快。”
其他人发觉这句话的深意。
既有说纪炀来见他的事,也有说到翰林院任职的事。
这位林大学士如今年老,身体随着先皇去世,也多疲倦,但他如今的位置没人能撼动。
在场的人更是知道,若有天林大学士不在,朝中必然多起纷争。
大学士这个位置,想要的人可不少。
至少文学士,金学士,甚至纪炀,都有竞争的可能。
可以说,林大学士在一天,翰林院便安稳一天。
纵然是文学士,也希望林大学士保重好身体,毕竟现在对他来说,局势可不利。
林大学士稍稍见见,便让他们办公去了。
如今不是重要的事,林大学士多会休息,林婉芸把脉也说要多保养身体,不能劳累。
见过一圈人之后,纪炀算是在自己院中坐定,皇上还特意把这个院子匾额换成五斗院。
这算不算第五个五斗院了
扶江县的,太新县的,灌江府的,汴京府衙的。
如今到了翰林院。
这里每个院都是单独的办公场所,有时候会到中间正堂讨论,没事要紧事时,都在自己院子里公务。
像刘学士,王学士,则是在那边画画。
跟着他们的翰林大夫或者见习进士,也多是习字画画,既清闲又体面,还不用办公。
对他们无欲无求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文学士,金学士带着的人,肯定都是有抱负的。
党派也泾渭分明。
到纪炀这。
人家都是二三十人带着。
他这只有自己,小厮平安,两个小吏,再有拨过来几个杂役。
翰林大夫跟见习进士是一个也没有。
昌盛四十二年的进士基本已经有了去处。
今年泰安二年,还是等等新一批的进士们考中吧。
到时候肯定会让纪炀先选。
科考这事文学士跟金学士负责,纪炀只等挑人便好。
看着空荡荡的院子,纪炀干脆道“去工部看看”
他年前还在给皇上画饼,说火炮多好多好,肯定要去再了解下进度。
六部基本都在一起,但工部的院子最偏,也最大,甚至在城郊后山还有一块地方。
纪炀到的时候,正好碰到当初在古博城修城墙的工部侍郎谈远新,水泥的成功就有他的功劳。
但水泥的建造成本又不低,他们现在还在研究怎么降低成本,让更多地方都用上。
不过汴京城几条主干道的修缮,已经有水泥的功劳了。
当然不是水泥全铺,而是填补砖石里面的缝隙,算是物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