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3 / 4)

小知县 桃花白茶 7678 字 2022-11-29

接安了木桩,还要修路修水渠,就变成实质控制的地方。

吴将军他们怎么可能反对。

那提议在关外缓冲地交易的部落小国一下子傻眼。

可这会也不好反驳。

自己提的意见,只能自己咽下去。

谁能想到如今灌江府的知府这么无赖

如果他们要跟韩潇讨论纪炀有多无赖这件事,说不定还能找到共同话题

这次的关市,在太新县做后勤,古博城主导,以及吴将军守卫的情况下,进行的还是非常顺利。

一年的货物卖出,关市税比之前二十七万多了不少,将近六十万的税款运到灌江城已经是十二月下旬。

可关市税刚到,宗室的信件也发过来,以梁王为首,还有几个德高望重的宗室,都在询问今年的关市税能不能提前送到汴京。

实在不行,正月送到也行。

说是过年宗室用度紧张,很需要这笔钱。

六十万两的关市税,赶在大冬天,送到你们口袋让他们享乐

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纪炀自然不肯。

但宗室过问,确实是正当名目,就连皇帝都不能阻止。

毕竟关市税向来用于宗室,甚至写在律法当中。

前面的二十七万关税送到汴京后,皇帝好一阵周旋,算是只给他们几万两,已经引起强烈不满。

去年关市之后立刻开战,银钱用于灌江府建设,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今年这银钱,他们早早已经看过来了。

可惜,在纪炀手里的关市税,基本不可能给到他们。

城墙还没修好,古博城还未加固,平整缓冲地的土地都需要人手银钱,他不可能送回去。

纪炀收到信,洋洋洒洒写了篇文书回去。

正月里收到税钱是别想了。

但收个解释还行。

什么这些钱要用来修筑城墙,加固古博城,这样才能让关市更加畅通。

等加固之后,一年四次关市,每年都能如此,还不会有税银被抢的风险,更能跟远处的西方国家做交易。

他们那边的珍贵香料,难道你们不想要

建立稳定的交易渠道,难道不好

如果觉得好,那就等等。

这钱请求陛下同意,让他们修建城墙。

没错,这文书不是写给宗室,而是写给皇上。

他可没那么傻

自己拒绝宗室

如今已经得罪了读书人,再狠狠得罪宗室,多不划算。

还不如全都交给陛下。

有皇帝在上面顶着,总好过他硬抗。

他的专业在基建不在政斗

经过这许多事,纪炀对皇上的性格已经有些了解,写这封信,不说有十全把握,也有八分。

信件寄出,已经到十二月二十八,也就到了承平国放年假的时间。

等到正月初六,各处再来当差。

虽说平时忙碌了些,但逢年过节,纪炀从未耽误过大家休息。

再卷的人也是要休息的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灌江城还比往常热闹,各处店铺都已经挂上彩帐,十分有过节的气息。

官学,私塾也已经放假,学生们也出来逛街,显得更为热闹。

更别说今年大部分人手里都有些闲钱,逛街采买,十分惬意。

不过纪炀发现,灌江府里竟然有京都趣闻跟汴京文报,像是从汴京那边带过来的,然后这边又偷偷抄写,在大家手中传阅。

没想到那两份报纸已经风靡到灌江府。

其他地方百姓看到这两份报纸,可能还各有想法。

但灌江府百姓一看到汴京文报上面骂纪炀的话,全都气愤到不行,识字的人一般会给不识字的人念报,念着念着恨不得打人。

怎么可以这么说他们知府

如果不是知府,他们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吗

等知道这东西跟当地学政有关系,当天晚上学政家中屋子就破了个洞,估计是哪个百姓抹黑去砸的。

其他地方百姓看到这报纸,只会好奇纪炀到底做了什么,让两方人在汴京为他们吵架。

等知道他用普通佃户,普通农夫,普通女子做差役的时候,每个人的反应都跟他们的身份相符。

而这全天下,最多的便是普通百姓,而女子也几乎占了所有百姓的一小半。

他们听到当地豪强门阀大骂纪炀的时候,心里却在暗暗叫好。

甚至生出一种想法。

为什么人家那边可以平分土地,为什么人家那边农夫也可以做官。

他们这边不行呢

人家那里原本也有许多佃户,可如今都有自己的土地。

随着报纸的流通,对这件事的讨论越来越多。

厌恶纪炀的,喜欢纪炀的,人数都在上升。

可等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