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各县对宁兴县的兵乱很是关切。
不过边关有兵乱也是常事,但听到原因,众人还是下意识看了纪炀。
关外的人竟然说,是因为纪炀禁止黑市,这才去抢的
说到黑市跟关市交易。
道理很简单。
一边需要东西,一边想卖东西,两边恰好对到一起,交易自然而然形成。
就跟水要往东流一样,堵是堵不住的。
堵不如疏。
堵得太厉害,水就会蔓延开,造成更大的后果。
黑市也一样。
交易必须要进行,关外的人离开交易几乎过不下去,又或者生活质量退后几十年。
如果堵得太厉害,一个口子也不留。
自然而然会开始闯关掠夺。
当年的海上贸易也一样。
为什么走私屡禁不止,就是因为需要在那,堵的堵不住的。
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会让人铤而走险。
可说到底,禁止黑市交易,也不过两个月时间。
关外的人,有那样着急
有些脑子清楚的知县已经察觉出异常。
这哪是关外的人着急要物资,分明是关内的人拿这个逼迫纪炀。
不知他又会如何应对。
武知县跟纪炀坐一起,拍着他肩膀道“听说,你们牧草种的牧草,已经可以收获一茬了”
牧草这东西,两个月就能用。
从八月开始种,如今都十一月了,肯定可以用。
牧场那边都已经开始打包,准备先把凉西州的几万斤牧草给还了。
那都是上好的牧草,正好给兵马过冬用。
纪炀见他问话,就知道宁兴县武知县的意思,不过还是道“是可以收获,但今年的不多,都要运到定江关跟靖临关。牧场的羊过冬也要。”
武知县挑眉“那我们宁兴县呢”
他们这地方,屯兵之所在,马匹更不用讲,也很需要啊。
纪炀却笑“现在送到宁兴县,也只是便宜旁人。”
甚至送到关外。
他肯定不会同意。
这说的武知县叹气,开口道“放心,那些兵马很快会能收回。”
听到这话,纪炀才道“只要兵马收回,那太新县的牧草,绝对会送过去十万斤,表示庆贺。”
十万斤上好牧草
武知县挑眉。
就知道纪炀向着他们武将。
不愧是武侯的后人
在这豪华大酒楼里待了三天,纪炀等人才出门逛逛。
从十一月初八开始,已经有知县被陆陆续续喊过去,这些知县身边还有些当地豪强的眼线,这会去问话,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就他们这些人,还考核
能拿个中等的成绩,都算他们幸运。
见众人垂头丧气,纪炀却笑道“这考核成绩确实重要,不过我却想反着看。”
众人看向他,纪炀继续道“在我看来,给的成绩越差,证明咱们做的事越多。”
敌人给你打分。
如果敌人夸你是一百分,那是不是立刻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让敌人喜欢
要是敌人给打负一百分,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证明你肯定作对了什么,让对方讨厌,甚至厌恶。
所以。
他们这些人考核成绩越差。
证明做的越对越好
至于这些成绩回到汴京那边
陛下英明
他会不明白怎么回事
纪炀两句话,让众人愁云散去。
是啊。
他们这些人是在乎考核成绩的,但也该在正常的环境里在乎。
这种地方
那还是算了吧。
只有搞的事越多,成绩才会越差
甚至有胆大的知县过来诚恳地对纪炀道“纪大人,你的成绩,一定是下下等。”
好像确实如此
众人忍不住笑,心里压力骤然轻松。
至于这里公开的谈话,肯定会传到那几家耳朵里,大家也是清楚的。
让那些人听
他们不在乎
果然,那些给知县打分的官员们,手里都顿了顿,突然不敢把分数打的太低。
若太低的话,还成了他们中间的英雄
特别是纪炀这里。
雷温两家都已经打过招呼,明显要为难他。
这种情况下,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灌江城的知府通判早已被买通,虽说不会主动陷害,但也不管这些事。
底下官吏更是各有所主。
如今却都有些傻眼。
纪炀总能找到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等到纪炀考核的时候,依旧是询问治下之事。
但问话的却不是知府跟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