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生病还更多,更不敢治,越拖越严重,越拖越贫苦。
纪炀做的这三件事。
给地方住,给东西吃,给他们看病。
这已经足够流传开了。
裴,刘,鲍三家。
跟他们三地之间的百姓,那是割裂的。
三家在为石桥的银子肉疼,在为贪污自己财产暴怒。
而这三地百姓,想的无非是吃饱饭,不生病,有瓦挡寒。
前面做得再轰轰烈烈,机智过人。
实不如安置百姓的举动。
纪炀被裴县令这么一说,自己竟在这上面糊涂了。
不过,这消息传得越快,就说明三地百姓对更好生活的迫切希望。
人总是会关注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
安置裴地百姓,就是其他两地底层百姓最关心的。
他们也渴望被安置,被照拂。
如此,他们才会将此事口口相传,有朝一日自己也有这样的“幸运”。
所以只要提出是给安置百姓的知县大人种田,必然会有人前去。
他明面上做的,暗地里做的,总会有不同的人发现。
纪炀想了想道“那就直接放出消息,说县衙的官田需要人手开耕种田,看看有多少人愿意过来。”
“至于田租,再说一遍当地田租情况。”
玉县丞拿起账册,念道“太新县三地的田租差不多一样。”
“田税交三成,给到衙门。田租四成给到裴,刘,鲍三家。”
“按理说还应该剩三成,但还有两成鼠耗,又会被监工克扣些,最后到手里不足一成。”
等于说,你辛辛苦苦做了十个蛋糕。
三个交税,四个交房租,两个是苛捐加派。
还剩一个,都要被打你的监工舔一口。
这都没算你的劳动跟成本。
交税是给朝廷,但纪炀知道,灌江府情况特殊,跟其他地方田税有些不同,汴京那边也不怎么收这边的税钱,毕竟这里要养大大小小十几个关卡。
可那些关卡也不像用到钱的样子。
估计都被灌江府灌江城私吞。
田租不用说,都是裴,刘,鲍三家收。
两成苛捐加派,多是也到他们手里。
一整个算下来,只有几个字能形容。
此地百姓,苦不堪言。
裴县令都缩了缩。
他向来是知道的,但向来也习惯了。
从他出生起,这地方就是如此。
纪炀并不管他有什么情绪,开口道“那就说,给衙门种官田,三成田税是灌江府的规定,暂时不变。”
“田租收两成,其他不提。”
这么算起来,给那三家种田,基本要收九成的税。
到官田这,便是五成
听起来像是跟三家打擂台,那三家会同意
肯定会。
要知道,那三家其中索要的两成苛捐加派,也并非你种田的时候告诉你的。
是等你收获的时候再说。
租给你之前说好的,三成田税,四成田租。
等收获之后,带着恶徒硬问你要两成,你能怎么办
那几家各自养的打手,不就是干这个的。
契约告官
这是裴县,刘县,鲍县,你确定要告他们
明面跟实际不同,也只能忍了。
所以纪炀的条件放出去,其实听着跟另外三家差不多。
另外三家明面放出的条件是,租他们的田地,三成田税,四成田租。
纪炀县衙放出的条件为,租种他的荒地,需要开耕,所以三成田税,两成田租。
比其他家少的两成,只因为是要开荒,所以减免。
这样一平衡,纪炀给出的条件有那么点优惠,但又没那么突出。
踩着三家的底线在玩。
但也说了,这都是明面给的条件。
私底下三家肯定会强行加派。
而纪炀会如何,跟着他的人心里都清楚,纪炀明面上收五成,实际肯定会给很多优惠。
他向来不经手钱粮。
更不会真的问百姓手里要粮。
不过这事只有纪炀的人知道,纵然裴县令在这,他也没看明白。
他以为纪炀“懂事”,没有恶意跟三家抢佃户。
抢佃户这事,真的会让三家生气。
到时候知县大人肯定会遭殃。
如果大人开的条件太优惠,那三家的佃户肯定一窝蜂来找大人。
那三家土地大量撂荒,是会让三家立刻联合起来,着手对付知县大人的。
还好还好,这条件没那样夸张,估计只会过来一部分佃户。
在三家容忍范围之内。
纪炀自然是在计算。
他要给百姓优惠,但又不能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