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一行人并未摆谱,也并未以施恩的方式前来,这让众人心里又是不同的感受。
他们一行甚至没有多留,似乎只是来送送东西,表明一下身份。
井旭还以为会在指挥营地过夜,没想到坐一会,竟然连饭都不吃,直接返程。
他们走的时候,吴指挥使自然带着人去送,并未送的太远,但目光一直看向关内的方向。
井旭回头看,对纪炀说道“这吴指挥使还在目送,也太好了吧。”
纪炀骑着马,同样回头看了看,随后收回目光“他不是在目送我们。”
吴指挥使是在看他们回程的方向,却并不是在看他们。
他看的是关内,是灌江府,更是承平国。
他守卫这里太久,久到熟悉定江关每一处土丘,他在看他守护的土地,某个人在他眼里,太过渺小。
所以吴指挥使并非看他,只是看这片土地而已。
井旭琢磨过来,咋舌道“你不生气他知道你是武侯后人,还在武侯手下当过兵士,对你却一点也不热情。”
纪炀直接答“他能镇守边关多年,靠的可不是轻易相信人,即使武侯后人又如何”
“武侯后人,能让他们打胜仗还是吃饱喝足,物资充沛”
如果那么容易交心,他也不能在这里镇守,成为承平国西北边第一道防线。
能让这位大将对他有一份信赖,这一趟就没白跑。
就算手持兵符,也要看将士听不听。
毕竟这种地方,已经很难用常规秩序来判断。
井旭听完如有所思,他身边的忠心管事感激地看向纪炀。
以前家里都说,有纪炀这种好友在,怪不得自己少爷不上进。
如今看来,分明是他家少爷拖了后腿。
这一趟下来,少爷长进太多,今日估计更是受益良多。
也不枉费马不停蹄又跑了六七日。
井旭安静下来,凌俊鹏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他们在边关营地待了不到一天时间,但对他来说,却像回家一样。
看看人家的,上面还有残留的血迹。
再看看自己崭新的,竟然有些嫌弃了。
只是他嫌弃崭新的枪,那边的兵士却艳羡,毕竟这么新,这么锋利的枪他们至少十年没见过了。
而且那枪不看就不平凡。
这是肯定的,那可是他们知县大人在汴京时找人帮忙打造。
凌县尉干脆用自己的新枪换了别人的旧枪。
此刻拿到手里,更能感受到上面的战意,一道道划痕,诉说这杆的经历。
纪炀对他们换枪自然没意见。
估计凌县尉祖上就是当兵士的
所以对这格外欣喜
反正换到新枪的边关兵士也很高兴就对了。
回到太新县的县城范围,这下井旭终于松口气,他可以休息了
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衙门那边现在两套班底,挤得不行,井旭一行自然被纪炀安排到此处最好的酒楼。
这里的酒楼以前在关市还开的时候,十分兴盛,所以条件还不错。
井旭现在也不挑,有什么吃什么,给什么住什么。
这边有林婉芸安排,自然无不妥当。
说起来,自从到了太新县,纪炀跟林婉芸基本没怎么在一起过。
这会办完事回来,又见事情被她安排的很好,纪炀自然心生感谢。
林婉芸笑“这有什么,我既然过来,总要有点用。”
两人一起回衙门,就见裴县令已经在门口等着,看着表情,显然有许多话要说。
或者说,他背后的裴家有许多话要讲。
更多是想试探,他跟边关的一千兵士,有没有合作。
如果纪炀跟那一千将士合作,就连裴家也要忌惮。
那才是正规军,而且最年轻的兵士也在那五年时间,这样作战经验丰富的兵士,不是普通人可以比的。
有经验的士兵,十个人就能耍着对方一百人玩。
纪炀自然不会交底,而将士那边自然也不会透漏消息。
井旭这一行人更不用讲,他出行,肯定是他家侯府的心腹跟着,嘴巴必然严严实实。
所以谁也探不到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此一行。
让太新县局势又变了变。
至少连裴家都不敢妄动。
原本纪炀带着裴县令,看着像要扶持裴家,这让各家都不敢跟他对手,裴家更是不舍得动手。
培养个自己人很重要。
朝廷派下来的成为自己人,那更重要。
谁承想人家来之前就准备好米粮,到这半个月,直接扛着米粮找边关将士
这下纪炀有了底气,他对裴家又会如何
对冷落的刘家,平平对待的鲍家呢
会不会着手收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