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家村之间来回跑,对市里的基本情况还是熟悉的。“水管早就修好了,但是每天只在指定的半个小时时段内供水,所以才需要大桶储水,但是电一直没有通,去年下雪以后大量电线被雪压断,还有一些电线杆受损,修复起来工程量很大。”
梁康时压低了声音,悄悄说道“但是峰子和我说现在根本没人去修电路,能用得上的人手都拉到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建粮食基地了,那是个大工程,在市里还招了不少人手。”
梁衔月觉得很高兴“这个粮食基地的规模大吗”
“不清楚,这都是保密的,要不是峰子人脉多,连建粮食基地这回事都不知道,被招去的人都是用建别的工程的名义招募的,走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那市里不通电,大家都怎么做饭呢”甄敏思来想去,觉得市里断电比农村对生活的影响大多了,连基本的三餐都不能保证,总不能在屋里烧烤,去年因为在屋里烤火这件事就引发了不少火灾,一烧就是半栋楼,安全隐患极大。
“你忘了,还有燃气管道,可以用燃气灶做饭。那些没通燃气的小区,政府会配蒸饭车,是用商用的大型蒸饭柜改造出来的,把自己家的铝饭盒或者不锈钢饭盒做好标记,装上大米送去蒸,到时间就能取做好的饭,蒸菜也是一样。”
“我倒是忘记了还能用燃气灶做饭。”甄敏一拍脑袋。“蒸饭车听起来也不错,咱们村大部分没有煤气罐的人家还得烧火做饭,这个天气一顿饭做出来,全身上下汗出的像洗了澡一样。”蒸饭车只能做蒸饭和蒸菜,虽然单调了一点,味道实在难以恭维,但是方便不少。
梁衔月家一开始也是烧灶台做饭的,天气还没那么热的时候,火炕时不时要烧一次,不是为了取暖,主要是防潮,烧火炕的时候顺便就能把饭做了。
天气热起来以后,烧火就成了酷刑,三个人谁也不愿意做,最后还是在空间里做好了,吃完了才出来。
每次吃饭的这段时间梁衔月都要把家里的大门紧紧锁住,免得谁进来看到大变活人的场景。
“梁大哥在家吗”外面有人高声喊着。
梁康时慌张的站起来,把剩下的三分之一雪糕一股脑的塞进了嘴里,冰得脑壳一凉。
“你们快吃,我去看看。”
来人正是一个多月前他们在洪水里救上来的陶永吉和梁湘兰。
陶永吉把手里提着的鸡笼子放在阴凉处,掀开上面的布。“梁大哥,你们家救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命,也没什么可报答的,就去定了几只鸡仔,等了二十几天才拿到,之前空着手不好意思上门来,你可别怨我们来的晚。”
梁康时连忙摇头“来就来了,怎么还拿东西,这鸡仔你们自家还没有吧,快拿回去,鸡仔现在这么抢手,你们又辛辛苦苦等了那么长时间,我怎么能收。”
梁湘兰爽朗的说“救命之恩哪是这几只鸡仔就能抵得了的,实在是家里也没有什么别的拿得出手的东西,你和嫂子见谅啊。这鸡仔我们是绝对不会带回去的,别的不说,这鸡仔也没多大,天气又热,送过来送过去的可活不了几只。你就收下吧”
说完,两个人一幅生怕梁康时强行把鸡笼子塞到他们手里一样,急匆匆的出了大门。
梁康时一边追上去一边喊道“不来家里坐坐吗”
“文文一个人在家呢,我们得赶紧回去。”两个人骑上了自行车。
“那下次带着文文一起来,就别带东西了。”
“哎,梁大哥,那我们走了。”
这对夫妇急匆匆地来了又走了。
黄一峰下次遇到梁康时的时候,突然把他拉到一边神神秘秘的开口“没听说月月还能掐会算呢。”
梁康时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还以为黄一峰从哪里知道了梁衔月做了预知梦的事,就听见他接着说。
“说有鸡仔就真的来了,真是神了”
梁康时到嘴边的解释又转了回去。
“绝对是巧合。”他笃定的说道,“你要相信科学。”
“真的这么巧”
“真的。”
太阳落山后,气温总算降了些。黄一峰骑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车把手上别着的大喇叭重复着中气十足的话语。
梁家村超市有一批鸡仔可换购,数量有限,欲购从速。另有大量日常用品可换,欢迎梁家村广大村民惠顾。
他的自行车前脚离开,后脚就有村民从窗户里探出头来,鸡仔哪里有鸡仔
黄一峰的小超市原来就叫做梁家村超市,他接手以后也没起新店名,还是叫这个名,一说大家都知道在哪。
等他在村里转过一圈,回到自家超市的时候,看到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正急切地打听怎么才能买到鸡仔。
梁衔月空间里已经孵化出的鸡仔有八只,加上梁湘兰前几天又送来了十二只,一共二十只,数量虽然是少了点,但是现在情况特殊,一鸡难求,也没有人因此不满。
“你这鸡怎么卖的啊”有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