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村民还是很多的。村长会在报名的村民中选出最合适的地点,一是家附近交通要方便,而且一说起这户人家,村里人都对他家的位置有点印象,二是家里的地方要足够大,能摆开大家拿来的东西。
到了地方以后,梁衔月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可以从大门进去。这就意味着这家人已经把院子内外的积雪收拾的差不多了,看出梁衔月的惊讶,梁康时低声解释道“他家没分家,一家子十几口人,怪不得把院子收拾的这么利索。”
难怪,梁衔月处理院子里的积雪虽然比别人方便,但是她总抽不出空来,海岛上总是有活要做,不是黄瓜和豇豆要搭架子,就是嘴馋想吃点海鲜跑去赶海,除雪这件事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到了门口,这户人家的大儿子就站在门边,胳膊上搭着不少撕出来的红色和黄色两种碎布条,问他们要哪种。
之前在村长家开会的时候并没有提到这种碎布条,可能是他们后来完善这个计划的时候添上的。
梁衔月一问,原来红色代表的是摊主,黄色代表不需要摆摊,而是带着自己拿来的物资边逛边和人交换。如果是拿来的东西很多,不方便搬动,适合选红色这种,要是东西轻便,最好还是选黄色。
关于捐赠物资给交易市场场地的人家,村长他们几个人商量后决定区分出摊主和闲逛的人,摊主是必须要象征性的捐出一点东西,不过并不限制是什么,如果不摆摊的话,随来随走,捐赠物资完全是自愿。
梁衔月没打算摆摊,所以三个人领了黄色布条。
这户人家屋子里收拾出了几个空房间,可这次交易市场实在是火爆,所以院子里也站满了人,地上摆着的多是些不怕冻的物资,像是木头、米面,或者根本就是怕热的冻鸡冻鸭。
梁康时背着的大米最沉,他们要尽快把它换出去。换东西也是十分有讲究的,像是梁衔月这次带来的小白菜干,在这寒冬里就是很稀罕的东西,估计所有摊主都乐意拿自己的东西来交换,梁衔月的选择面很广,要是用来换家家都有的土豆就很不合适,她也得拿小白菜干换点差不多的稀罕物件才行。
大米的珍贵程度大概在中等偏上,比泛滥的土豆白菜和玉米面要好不少,可是还比不上肉类珍贵,大米有很多东西可以代替,梁家村虽然不种水稻,但是有高粱米、玉米,还有少部分人家种了麦子。可是肉却没什么替代品,大雪之后全村的牲畜几乎都杀掉了,想要重新再养起来起码得开春之后三四个月才能出栏。
梁衔月就看到一个摆着两只冻鸭的摊主拒绝了拿着面粉来换的村民,尽管那人说可以多出一些面粉,但摊主还是没有松口。
梁衔月这次来的目的主要就是想多换一些肉类,别看他们一家三口看起来好像窝在一个小院子里没怎么动弹,实际上每天都要在海岛空间里跑上跑下,做不少的体力活,不吃肉的话体力也跟不上。养的鸡鸭现在还小,之前囤的冻肉又消耗的很快,急需补充。
他们走到这个摊主面前,试探的问了下大米能不能换鸭子,果不其然被拒绝了。可他们还有别的东西,梁衔月拿出一包海带,这是他们塑封好的干海带,一包正好是一斤。
摊主果然有了兴趣,他在这两只冻鸭来也是想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谁家能拿出除了大白菜以外的蔬菜或是什么稀罕物件。
海带虽然不是地上长的蔬菜,好歹是海里的蔬菜,而且干海带泡发以后会变沉不少,拿来熬汤或者做炖菜都很合适。
摊主把这包海带放上秤,刚刚好好是一斤。在这里摆摊的人几乎人手一个秤,是那种挂着秤砣,秤杆上有量标的老式秤。村民们有时候自己种点小菜,或者是院前院后的果树丰收,吃不完就坐着车进城卖,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杆秤,连梁衔月家仓房里也放着一个。
摊主说道“海带可以换,一只鸭子换五包海带,我这鸭子一只有八斤,养的可好了。”
集市上哪有不讲价的,梁衔月立刻就说“两只我们都要了,这次就带来七包海带,可以再给你添五斤大米。”
摊主皱眉“家里不缺大米。”
可是他却没说不换,可见还是对海带很心动。“那你就换一只得了,我看你这海带质量不错,算你四包海带。”
梁衔月却不肯松口“我们要么不买,要么两只都要,你要是不想要大米的话,我这还有别的。”
她从包里扒拉出一袋胡萝卜干。“这也是一斤装,七袋海带加上两袋胡萝卜干,换两只鸭子。”
摊主犹豫了一会儿,算起来他也不算太亏。胡萝卜虽然不是他家爱吃的蔬菜,但是眼下已经吃了一个月的萝卜白菜,也想换换口味。
“行,成交”摊主把两只鸭子递给梁衔月,转身把交换来的海带和胡萝卜干装进身后不透明的袋子里,这可是他要带回家的,摆在地上该引来路过的人纷纷来打听愿不愿意换出去了。
梁衔月心满意足地提着两只鸭子,环视四周,指着一个摊位对父母说“我们去那问问收不收大米吧”
她这么看中了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