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来王险城的时候,一路上就见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说,在靠近王险城的地方,路面已经变成了硬质水泥路面,这也让车马行驶愈发平稳快速起来,周毅不知道什么是水泥,只知道这不是什么天然开采的石头。另外,城外的水边还架设了巨大的水车筒车,一些荒地上,垦荒的器械也很是新奇,可惜的是这些东西都被守得很紧,周毅想要近前观看都是不能,他之所以差点被人当做是细作,就是因为他趁夜跑去查看水车的结构,结果被人抓了个正着,要不是他身上带着招贤令,跑得也快,当时就被人捆送到官府了。
当下周毅也不再客气什么,便随着刘昌往外走去。
刘昌之前早就吩咐好了,这会儿已经有人准备好了马车,周毅看到马车就是吃了一惊,这不是常规的双轮马车,而是四轮的,如此车厢就可以做得更加宽大,也更加稳定舒适。只是,墨家其实以前也尝试过将战车改成四轮的,但是因为车轮是固定在车架上的,转向的时候就必须靠着前面的挽马或者是牛硬扯,才能转向,这对驭者的要求很高,而且很费牛马和车轮,另外就是,四轮的车不太适合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最终这事就搁置了,如今见到这样的四轮马车,周毅顿时都觉得走不动路了,恨不得立刻钻到车子底下,最好能将这马车拆开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昌也没卖关子,邀请周毅上车,便说道“这四轮马车想要做好转向,说破了也简单,就是在前面的车轴上加一个转轴,如此转向就比较方便了”
周毅听了,脑子里飞快地转了几圈,顿时就明白刘昌说的转轴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了,他不由有些惊叹起来“果然颇有巧思,不知大王可否告诉毅,是何人有这般巧思,毅正当拜会一番”
刘昌并不想给自己增加一个天才的人设,这种东西是装不出来的,因此,他只是说道“寡人之前得了几卷古书,就是按照古书上的记载制作的”
周毅立马问道“竟有这等奇书不知大王可否让毅翻阅一二”
刘昌爽快地说道“这有何难,等到了地方,周君自可随意翻阅”刘昌暂时没搞什么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现在识字率还是太低了,所以先用了蜡纸印刷,这玩意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成本低啊,找几个人刻蜡纸,放到手摇油印机里面,印刷个几百份问题并不大,至于说油墨容易沾在手上的问题,那也不用考虑,他们印刷出来的东西是要装订成书籍的,只要不在书籍上写字,光是看书,不会有多少油墨污染的。想要做笔记,自己再装订一本本子嘛
刘昌这边专门找了人刻蜡纸油印装订书籍,效率虽说低了点,但是可比抄书强多了,这年头的书籍字数也很少,一卷有个几千字就不错了,也就是说,用蜡纸印刷的话,也就是几张纸的事情,工作量并不算大。像是周毅要看的书就是刘昌“增补版”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之类的工具书,里面加上了刘昌想要加进去的一些东西,当然,这些书籍是严格保密的,刻印蜡纸的人并不识字,是专门负责雕花的工匠,他们能轻易在各种木器上雕花,自然能很快掌握刻写蜡纸的工艺。对他们来说,如今的工作可比以前轻松多了,而且工钱也很高,他们所需要的无非就是不要对外说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而已。
对周毅,刘昌存了势在必得之心,墨家在中原几乎没有存在的土壤,而刘昌是真的需要大量理工科的人才,虽说听周毅的意思,除了他已经过世的老师,他并不知道其他墨家门徒的存在,但是,这个时代,作为精英阶层,他们的消息来源是非常广泛的,只要周毅或者说某墨家门徒在辽东得到重用的消息传出去,那么,自然会吸引一帮技术人才过来。
周毅还没来得及先去参观内府中的那些工坊,就先被琅嬛书院里的书籍给迷住了,他第一时间就去找之前刘昌说的天工开物,刚刚一翻开,顿时就像是打开了新天地。
天工开物可是工业革命开始之前的工艺百科全书,那时候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其中的许多东西,即便是在工业革命时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会儿拿到周毅面前,那真的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周毅看着封面上宋应星的名字,简直是匪夷所思,这等贤人,竟是半点名声都没有听说过,而且,这样一篇煌然巨著,真不是闭门造车就可以写出来的,怎么可能在世间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呢他忍不住又翻看了一下旁边那本农政全书,其中的许多耕作方式还有农具同样他闻所未闻,甚至里面许多作物,他也没见过。
这让周毅很是茫然,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刘昌见周毅拿着书本,看起来简直有些疯魔一般,也没有打扰他的意思,他干脆找了个地方,自个也抽了一本书,随意翻看起来。
好半天,周毅才回过神来,就这么短短半天时间,周毅看起来像是几天没睡一样,但是眼睛却亮得出奇,他起身对着刘昌深深下拜“大来之前,还极为自傲,如今一看,毅简直便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还请大王允毅翻阅这些书籍,毅不才,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刘昌扶起周毅,温言说道“君言重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