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完胡子。
“去吃面吧”梁暮问张晨星。他想念面馆的热气腾腾,还有入口即化的肉浇头,再来两块小排,一份应季蔬菜,是一天最好的开始。
最重要的是,面馆有那么清衣巷的邻居,当他牵着张晨星的手走进去,什么问题都不用回答,别人就知道清衣巷的女儿和女婿双双回来了。
在这件事上,梁暮有小小的虚荣心。
“吃面前先去买桂花香糕。”张晨星说“清晨出锅的,比下午还要好吃。”
“好。”
梁暮觉得自己不是有一个有大理想的人。
在这条小巷里,用这样的方式开启寻常的一天,于他而言,就像拥有全世界。
张晨星也一样,她像旧时人,用旧时的方式爱一个人,不带任何花哨。
牵着手走过长长仄仄的清衣巷,拐到河边去,去买一份桂花香糕。老板看一眼张晨星、再看一眼梁暮,笑了“都回来了”
“回来了。”张晨星笑着回答,接过老板多撒了桂花的香糕,拉着梁暮的手向回走。
冬天的河边湿冷湿冷的,梁暮把她的手拉到大衣口袋里攥着,念了一句“吃过面给你点手炉。我手艺没丢,练过。”
“好。”
“今天晚上我住哪里”梁暮问。
“家里。”
“行,我下午工作完把行李搬过来。”
“哦。”
面馆老板对这对小夫妻有优待,众目睽睽之下大声说“不要钱浇头要厚。”
有食客开玩笑“那我们的也不能收钱。”
“那你们也想法子别让清衣巷拆喽,当年要真拆喽,哪里还有我这个破面馆。”
两个人坐在那里听老板和食客拌嘴,梁暮捏了一块桂花香糕送到张晨星嘴里,又给自己送了一块儿,香糯糯的桂花香糕,让梁暮感叹“我一辈子都吃不腻。”
“反正近,想吃就去买。老板也喜欢你,今天的桂花比那天我去买还要多。”
梁暮好像跟大家都不太熟,但大家又都喜欢他、优待他。
“可能我这张脸也的确少见。”梁暮打趣道。
张晨星看他一眼,说“的确好看。”
“没你好看。”梁暮说“这么想的话,我真的很肤浅,我少年时候喜欢你,就是因为你好看。”
你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女孩。
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演出服,像一只受惊的鸟雀,惹人怜惜。
张晨星学周茉“切”了声。她学得很像,像周茉附体。
“周茉怎么样”梁暮问她。
“周茉啊,像从前一样。”张晨星吃了一口面,又喝了一口汤,跟梁暮说起周茉。还给梁暮展示自己的新“二手手机”,很是满足“周茉送我的,很好用。”
梁暮点点头。
他能理解张晨星的感觉。
她穿旧衣服、用二手手机、骑破自行车、开一家老书店,她觉得这些很好,足够填满她的心灵,也能填满梁暮的。
吃过饭萧子鹏的电话来了,问他“你去哪了”
“直接在交流中心见吧。”
萧子鹏安静两秒,大笑出声“这下钱书林高兴了,她的两棵摇钱树滚到一张床上了。”
“闭嘴。”
“行吧待会儿见”萧子鹏挂断电话前对梁暮说“回魂了是吧”
“嗯。”
“那我恭喜你。只要张晨星不欺负你,我就还把她当哥们。”
萧子鹏做朋友没有立场,因为张晨星和梁暮离婚,着实烦了好长一段时间张晨星。
一伙人在交流中心见面的时候,都避而不谈梁暮和张晨星的事,两个人分坐在大方桌两端,跟着大家一起讨论纪录片结构和内容。
梁暮喜欢这种“纯文化”的工作氛围,单纯从文化角度出发,去讨论这个纪录片存在的可能性,这很纯粹,也很珍贵。
他们聊到古城的魂和古城的手艺人,张晨星终于开口,她说“制香、核雕,也很有趣。”
大家都看向这个不太说话的人。张晨星从桌上的资料里翻出两本书来“这里有记载。我也认识一两个。”
制香讲究工艺、核雕讲究手艺,属实是有传承的。又围绕这个展开讨论,就这样,一群人茶不思饭不想,在屋子里做了一整天。
罗罗帮张晨星看书店,一会儿发给她一条消息“这个收吗”
“这个能修吗”
“这个多少钱”
她玩摄影一把好手,到了经营书店就焦头烂额。之前还曾跟别人说“看咱们梁导夫人开书店,倒是很清闲。一坐一天,这样的工作我也想要。”
真的轮到她干一天,才发现那只是看起来清闲,在应付这些的同时还要邮寄、修书。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张晨星的手不太一样。
这样的冬天过起来很快,快要过年的时候周茉拉着张晨星去逛街,她想给自己置办几身衣服。
两个人逛的平价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