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课(2 / 3)

别聊了”

“陈嘉诚韩遇我没说你俩是吧”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不带嘴也可以上花样滑冰课”

“你们能不能学学陈教练组看看邓畅路西还有小白哥哥多安静啊”

因为没话说而选择不说话的路西和邓畅,以及因为不好意思跟偶像讲话所以一直红着脸闷声做动作的祝思白“”

最后林应素放弃了让大家保持安静,直接把背景音乐打开。这样别管别人说不说话,至少他们能开始跳舞了。

同一套音乐,不同教练组的动作不一样,林应素组动作更简洁大气,包仲杰组动作更繁复,陈岐组动作则更飘逸,林应素看着他们跳舞,自己在教室中巡场。

林应素是个很和气的教练,跟陈岐风格不太一样,路过自己的青年组选手时,他会说得更多些,路过刘新宇时,因为不是自己组的选手,不太熟悉也怕说多了对方逆反,他就示意一下对方动作要做得更舒展。

路过邓畅时,林应素脸上露出了欣赏的微笑。

路过路西时

他沉默了足足有一年,神情复杂地问“小西,你这是在做什么”

路西“”

“我在跳舞啊。”路西收了手上动作,幽幽说道。

林应素虽然不如陈岐和包仲杰两个教练有名气,但他相对而言编舞这块儿比较强,所以看着路西现在这个跳舞的状态,他表情抽搐的就差把“暴殄天物”四个大字儿写脸上了。

“你”他盯着路西愁苦地看了一会儿,“你要不学学我这套舞你学舞的速度快吗”

路西只是动作做得诡异,不是记不住动作,他想了想说“还可以。”

林应素点了点头“那你学学看吧,你这个表现力再不狠磨的话,升了组分要被压没。”

花样滑冰一套节目的打分分为两部分,t分和分。

t分就是技术分,分是艺术分,一般总成绩里t分和分的占比是五五开。

技术分的评分很硬性,选手做的所有技术动作总分加和,再加上完成度、技术瑕疵带来的加减分即可,艺术分则更主观,有时会被用来做提分或压分的工具。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选手在冰上更有感染力,更能将观众带入这场音乐与舞蹈讲述的故事情境之中,选手将得到很不错的艺术分,而如果只是机械地完成动作,露出微笑,分就怎么也高不起来。

青年组的分普遍不是很高,因为选手的艺术表现力会随着年龄和心智的提升而提升,但成年组表现力的差距就会高下立判。

就拿经典的常用配乐天鹅湖举例。

原作讲述了公主被邪恶女巫所害化为天鹅,又在王子的爱情与正义陪伴之下变回人形,终成眷属的故事。故事中既有四小天鹅优雅轻快的部分,也有如泣如诉,甚至悲怆的部分。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很难理解天鹅湖中凄美、忧郁的部分,所以他们只能演绎轻快与活泼,但成年组选手中,如果是表现力比较强的,经过十数年的艺术熏陶,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能力,能够演绎出喜,也能够演绎出悲,在表演中他们也更能沉浸入音乐与舞蹈,更甚至其中一些有表演天赋的会融入演剧元素,带来的也将是更成熟立体,更多波折,感情更丰富的表演。

因此,在青年组时,路西尚不算很突出的表现力短板,到了成年组,面对着北美、日本、大鹅等地技术表现力双王者的顶级选手,就会成为他的致命缺陷。

这一点在路西来国家队之前,教练组就已经讨论过,他势必要面对艺术表现力的强化,不过原本的安排是在比完四月的全国冠军赛之后,也是再确定下路西的实力,和邓畅比如何,和其他人比又如何。

不过现在林应素实在是忍不了了。

谁家花滑运动员跳舞跳个狗熊掰棒子啊

虽然路西并不觉得林应素“学新舞”的建议有什么用,但他还是按照林教练的要求,学习了新的这套舞蹈。

还真叫他发现了区别。

陈岐教练那套舞蹈相对来说更柔软,有许多甩胳膊扭腰抬腿旋身的过渡动作,林教练这套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像广播体操。

这种动作个人能够发挥的空间更少。

以手臂举例,陈岐那套动作要求手臂有自己的艺术感觉,比如崔笑做起来,有种不疾不徐的柔和,邓畅做起来,是极有少年气的清爽利落,路西

路西不做

路西现在做的这套动作,手臂的发挥空间少很多,但他恰好是完全不需要自由发挥空间的类型,一板一眼的动作,怎么都不算太丑,甚至卡点卡的他有点舒服。

林应素紧皱的眉头在看到这样的动作之后总算稍微舒展开来,对路西说“这几天你就先这么做吧。”

路西虽然隐约感觉自己被diss了,还是乖乖点头“好的。”

地狱般的舞蹈课结束之后,进入今天的训练课,今天的内容是滑行和旋转,整体来说是花费体力最少的课程。

对路西来说不太爽,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