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宫变(4 / 5)

上,把老皇帝派去的人用绊马索弄了个人仰马翻,一麻袋就给套走了。

秦骛听着属下的禀报,稍微放下心来。

他安排好了一切,扶容不会有事,也不会惊动他。

只是,一次不成,老皇帝总会再派第二次、第三次。

扶容已经被查到了,他必须斩草除根,才能确保扶容彻底安全。

秦骛盯着香炉,香炉里最后一点香料燃尽,升起淡淡的白烟,弥散在空中。

秦骛猛地抬起头,语气冷厉“传令下去,今晚”

“起事。”

傍晚时分,都城里飘起了小雪。

阴云翻滚,急急压城。

不一会儿,雪势便越来越大。

兴庆殿里,门窗大开,一片寂静,连雪花落到地上的声音都无比清晰。

和往常一样,老皇帝正在打坐,两个天师在他身后护法。

秦骛坐在下首,安安静静地焚香。

老皇帝似乎在等待什么,今日修行并不用心,时不时睁开眼睛,朝外面望一眼。

秦骛仿佛没有看见,垂着眼睛,眼观鼻,鼻观心,专心焚香。

虽然过了年节,但还没出冬季,天气还冷,天也黑得早。

不一会儿,天就全黑了。

方士们点起蜡烛,将兴庆殿照得灯火通明。

老皇帝第六次睁开眼睛,朝门外望去。

忽然,远处仿佛传来由远及近的匆匆脚步声,老皇帝眼睛一亮,摆了摆手,对秦骛道“老五,你先回去罢。”

他以为是自己派去六安山的杀手,提着扶容的脑袋回来复命了。

秦骛没有应声,仍旧摆弄着面前的香炉。

老皇帝皱了皱眉,再说了一遍“老五,下去罢。”

秦骛还是没有回答。

老皇帝提高音量“老五”

秦骛猛地抬起头,眼中的冷厉一闪而过,他起身行礼“是。”

秦骛转身离开,在烛火照不见的地方,目光慢慢变得阴鸷。

他拢着双手,走出兴庆殿,走下台阶。

一个禁军士兵迎面跑来,一面跑,一面大声喊道“我有要事禀报陛下”

秦骛没有伸手,只用一个眼神就拦住了他,低声道“陛下在打坐。”

士兵连忙停下脚步,向他行礼,急急道“五殿下,一群黑衣死士忽然逼近宫门,来势汹汹,恐怕是逼宫,却不知道是谁的人马。统领让我前来请示陛下,还请五殿下”

他话音未落,忽然觉得腰腹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

士兵下意识低头看去,秦骛握着一把匕首,面无表情地将匕首送进他的命门。

士兵倒吸一口凉气,吐出血来,恍然大悟“五殿下是你要逼宫”

秦骛没有回答,猛地收回手,抽出匕首。

士兵直挺挺地往后倒去,秦骛的属下立即上前,在尸体倒地之前,把尸体给抬走,又把雪地上的血迹掩盖。

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秦骛将匕首收入袖中,把上面的血迹擦干净,若无其事地朝着宫门的方向大步走去“走。”

两个属下留下,守在兴庆殿前,不让任何人靠近,剩下的跟着秦骛走。

宫门城楼上,弓箭手严阵以待,禁军统领焦急地等待着陛下的旨意。

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好的都城,怎么会凭空冒出这么多黑衣死士来

究竟是谁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养了这么多死士

难不成这些就是皇帝的人

没有皇帝的旨意,他也不好轻举妄动。

所有将领,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禀报陛下,等待旨意。

这是所有上位者对他们的要求,听话。

禁军统领急得手心冒汗,终于,有人朝着宫门这边来了。

“五殿下。”

“嗯。”秦骛登上城楼,瞧了一眼底下,淡淡地应了一声。

“这些人一入夜就来了,究竟是谁的人可有陛下的旨意”

下一刻,秦骛刚杀过人的匕首,又一次被送进禁军统领的心口。

“五殿下,你”

秦骛目光阴鸷,按着禁军统领,在瞬息之间,抽出他腰间的佩刀,然后把他推下城楼,动作一气呵成,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

“嘭”的一声巨响,禁军统领直接摔死在城楼下,一滩黑血从他身下开始蔓延。

秦骛厉声道“起事”

下一刻,城楼上下的人全都惊醒过来。

秦骛身后的属下猛扑上前,将城楼上的弓箭手统统制住,城楼上一箭也没有发出去。

城楼下的死士迅速开始破门,如同潮水一般涌来,用血肉之躯撞开城门。

有条不紊,乱中有序。

不费一兵一卒,也不见血。

“开城门”

“降者不杀”

秦骛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