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骛的脸被扶容推得歪到一边,他下意识收回手,松开扶容。
扶容笑了笑,用最天真的语气对他说“秦骛,我恨死你了,知道你很后悔,我就高兴了。那我先回去了。”
扶容说完这话,就抹了抹眼睛,转身离开。
酒也醒得差不多了,他要回去了,还要回去收拾东西呢。
秦骛站在原地,看着扶容踏着一地月光离开。
翌日清晨。
扶容捂着脑袋,从床榻上爬起来。
嘶
头疼。
扶容摇了摇脑袋,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
对了,喜公公喊他过去吃饭,他不想,喝了两盏酒就走了。
然后
然后就遇到了秦骛。
秦骛好像说了什么话,他很高兴,安安稳稳地睡了一晚上。
对了,秦骛跟他说什么了
忘记了。
那就算了。
扶容打了个哈欠,下了床。
他今天就准备出宫了,行李已经收拾好了,最后再把被褥卷一下,就可以走了。
梧桐巷里,娘亲已经收拾好了他的房间,就等他搬过去了。
扶容洗漱完毕,换好衣裳,收拾好行李,再去同六皇子道了别,就可以离开了。
平日与他相熟的侍从,他不认识的宫人,都过来送他。
扶容一边同他们客套,一边走在宫道上。
人群混杂,吵吵闹闹的。
忽然,扶容看见秦骛就站在前边。
在旁人看来,秦骛就是正巧路过,众人前忙停下行礼“五殿下。”
秦骛微微颔首,从他们身边走过,经过扶容身边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扶容,我会后悔。”
扶容转头看他,目光疑惑。
他在说什么
待秦骛离开,宫人们又重新喧闹起来。
“听说了吗喜公公昨天晚上喝多了,出去起夜,摔了一大跤,头破血流的。”
“啊怪渗人的,别说了。”
扶容舒了口气,抱着包袱,朝宫门外走去。
秦骛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
扶容抱着小包袱,离开了养居殿,离开了冷宫,现在又离开了皇宫。
这回扶容出去了。
不是坐着小纸船离开的,是自己走出去的。
秦骛有无数次机会把他迷倒带走,可是他再也不敢这样做。
扶容搬去了梧桐巷,和娘亲住在一起,还有了自己的房间。
他在诩兰台任职,做侍墨郎。
扶容每日卯正起床,在家里和娘亲一起吃了早饭,然后出发去诩兰台。
诩兰台就是藏书修书的地方,许多文官史官在那儿做事,一般负责修撰书籍、编写整理文书。
扶容跟着一位姓程的史官做事,主要负责磨墨、跑腿,还有抄录书籍。
不过扶容的字不太好看,程史官有点嫌弃他,总是让他多练字,往往扶容抄十张,只有一张面前入他的眼,能拿去用。
扶容也不介意,每天都高高兴兴地抄书跑腿。
正午,诩兰台会管饭,许多大人家里也会送饭来。
兰娘子闲着无事,总是给扶容送饭,扶容就捧着饭盒,坐在外面的石阶上吃饭。
傍晚,扶容和诸位大人们一起离开诩兰台,在路上买点好吃的,带回去当做加餐。
侍墨郎的俸禄,每月二两银子,旁的人觉得少,扶容却觉得很多了。
足够家里的开支,还能一边念书识字,一边拿钱,他之前从来没想过,天底下还有这种好差事
反正扶容每天都很高兴。
唯一的不好就是,他做了官,太子殿下就不好总是过来见他了,容易被人发现。
诩兰台离太子府有点远,有的时候,有文书要送到太子府,旁人都不肯去,就把事情推给新来的扶容。
扶容心里高兴,但是不好表现出来,拿着文书,一路小跑着,去太子府,和太子见面。
一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天清晨,扶容正搬梯子,想要把放在书架最高处的书册取下来。
忽然,有人喊他“扶容,扶容。”
扶容站在梯子上,回过头“怎么了”
“太子府要一份书册,你送过去吧。”
扶容眼睛一亮“好啊。”
“太子殿下马上就要去宫里参加宴会,你去了要是没见到太子殿下,就直接把书交给他的侍从。”
“好。”
扶容小心翼翼地从梯子上爬下来,然后拿起书册,就往外跑。
“我现在就去。”
去晚了就见不到太子殿下了
扶容一路小跑,到了太子府。
正好赶上太子殿下的马车停在门前。
马车窗户开着,秦昭端坐在里面,仿佛就是在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