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回复明天早上再选,现在想不出来。
沈经年轻笑才这些就选不出来了,那以后要是越来越多,怎么办。
关青禾松开手,敲击屏幕,指甲圆润而饱满实在想不出,就按照收纳的顺序来。
说到做到,她第二天选了第一排第二个。是一顶西洋风的蕾丝帽,这顶帽子是纯色的,只在太阳穴上一点位置,嵌了只白色小兔子。
她穿的是浅色的旗袍,搭配的外套是白色,戴上这帽子,像一个留洋归来的大小姐。
茶馆里的客人们被一颦一笑撩得心动不已,尤其是她站在这古色古香的庭院里,西洋与古典碰撞出撩人的火花。
演出结束后,关青禾和茶馆里众人一起去吃了火锅,这么冷的冬天,自然吃火锅最舒服。
刚吃完,小苏摸着肚子玩手机,突然叫了一声。
周谦问“怎么了撑了”
“什么啊。”小苏摆手,转向关青禾,兴奋道“青禾姐,你和沈先生一起上热搜啦。”
关青禾喝下一口热茶,抬眸看去,“他回国了”
小苏摇头“不是,是网上都在说,沈先生昨晚出现在唐人街,一定是买到了很珍贵的老物件,或者是遗落海外的古董。”
她把手机递过去。
关青禾放下茶盏,接过了她的手机,微微低下头查看,帽檐的蕾丝遮住她的眉眼,落下一点阴影。
正好屋内是暖灯,犹如西洋油画里的少女般精致美好。
小苏看着都呆了。
手机屏幕上是今天的头条新闻,拍了一张灯火通明的夜景照片,照片中,纷乱背景也不及男人惹眼。
沈经年一身清辉西装与唐人街内热闹的背景看起来仿佛格格不入,却又意外的有一丝独特和谐。
还是这样的中式背景,更适合他。
这是关青禾看着照片,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
她不禁弯唇,纵然沈经年私底下偶尔斯文败类,但他那张脸,那身形与气质,无论何时,都是端方雅正的。
头条文案上写了洋洋洒洒一堆,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沈经年是去出差的,却突然去了唐人街,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吸引他,除了古董以外,别无他物。
热评里也赞同这个观点。
“沈先生喜好众所周知,一定是看中了新东西”
“我只想知道买了什么。”
“今年宁城博物馆的捐赠推迟了,这次买的会在捐赠列表里吗”
“沈先生又要破费了。”
不怪他们这么想,关青禾也是这个想法。
因为沈经年每年捐赠古董的事,以至于这条新闻一出来,全网都在关注,就连一些科普博主都开始期待。
就算这次沈先生不捐,能带回国,他们也开心。
小苏问“姐,你说沈先生这回买的是什么,去年他从国外拍卖会上买了件古董衣,捐给博物馆去了。”
周谦摸着下巴“肯定是好东西。”
关青禾摇头“我哪里知道。”
她也好奇,打开手机打算问问,却不曾想,十分钟前沈经年给她发了一条消息。
他登机了,即将回国,到达后会先去。
关青禾抬头,对着好几个人期待的目光,无奈笑说“上飞机了,等回来才能知道。”
小苏掰着手算了算“那要明天早上才到宁城了。”
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航程,王秘书睡了一觉,醒来后一直在刷新闻,看见国内各大媒体的猜测,默默无言。
该怎么告诉大家
沈先生只是给老婆买了顶兔帽呢。
到达宁城后,他看向苏醒的男人,收拢好心神,询问“先生,您是回静园,还是直接去公司”
沈经年按着眉心,扫了眼时间,嗓音磁沉,略带一点清哑“先回静园。”
大约能赶上关青禾起床。
王秘书诶了一声,随后跟在他身后,低声提醒“您去唐人街的事儿上了头条。”
他又补充“国内媒体都在猜测,您是不是买了老物件、古董,现在庄园外可能有媒体。”
沈经年捏着手机,随意旋转了一下,也有点无奈,笑道“新闻还真是喜欢乱写。”
王秘书问“您要不要休息会儿”
等几个小时不到人,媒体们自然就会离开。
沈经年敛目,略略侧眸看着长廊外的庄园景色,漫不经心道“比起躲媒体,我更迫不及待看我妻子收礼的模样。”
王秘书秒懂。
庄园外,媒体们皆在等待。
沈经年的停机坪在这个庄园从来不是秘密,那么大一架飞机落地,庄园外都能瞧见。
“你们说,沈总会买到什么”
“唐人街那边很多是几十年上百年前远渡过去的国人,手里头真说不准有什么老物件。”
“他们拍也只拍到不大不小的盒子,应该不是瓶子,有人说是碗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