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人来说, 荣誉高于一切。
可这种操作看似合乎规范,却带着个人主观因素。尤其是发现李干事多次找小孙谈话,中间有过争执, 还批评小孙态度不端正,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
往深里调查,争执的起因是李干事打着组织上的名义给小孙介绍对象, 小孙不同意,就拗了起来。这件事情,小孙未跟进军提起, 也无从防备。
这是不想影响小孙和进军的感情
柳进原考虑了一下, 还是跟进军说了实情。
柳进军一听,就要去找李干事算账。
柳进原赶紧拦着“进军, 不要冲动”
“大哥, 我咽不下这口气” 柳进军气得两眼冒火。
小孙思想好, 可也不能借此打击报复啊
“进军, 介绍对象的事儿是认识你之前发生的, 找李干事并不能解决问题。大哥告诉你这些, 是想让你认识到人情冷暖, 人性复杂,尤其是社会上远不像部队这么简单”
“大哥,那小孙咋办”柳进军说不下去了。
“进军,小孙同志经历过战火的考验, 要相信她不仅仅是一名医护人员, 还是一名革命战士”
柳进军冷静下来。
小孙太过单纯, 不晓得人情世故。而他呢,沉浸在热恋之中,未保护好小孙。可这笔账得记着, 不能让李干事这种人假公济私,为所欲为。
孙梅英也听说了,气得一拍大腿。
“进军,是大姐疏忽了。”
“大姐,这跟您有啥关系别净往自己身上揽”
“进军,大姐警惕性不够”
早先,孙梅英听小孙提起过,以为事情早就过去了,哪里想到人家记了一笔关键时刻就派上了用场。
对小孙上前线,孙梅英本就担着心。
这一下自责起来。
接小苗放学回家,孙梅英唉声叹气的。
“娘,你咋了” 田小苗揪揪孙梅英的衣襟。
“小苗,娘是不是办了件错事儿”
孙梅英说了原委。
“娘,要错也是李干事,这种人小鸡肚肠,防不胜防”
田小苗宽慰着孙梅英。
心说,难怪要反对官僚主义,这种拉山头、打击报复的行为早晚要清理整顿。
田大旺回到家,也听说了。
他皱了皱眉头。
徐科长调查过白奕雄,说白奕雄攀上某领导,李干事穿针引线起了作用。据说,李干事跟外贸部门的领导是老乡,走得很近,白奕雄参加招投标就是那边帮着说话。
前线在打仗,后方的个别同志在做什么
田大旺想不明白。刚解放不过一年,思想咋就发生了那么大变化
他找到何处长,说了心中的困惑。
何处长拍拍田大旺的肩膀,说“建国同志,不光是你,就连我也想不明白啊战火没有把我们打垮,可糖衣炮弹倒是迷惑了方向”
民主人士也就罢了,可我们内部也有一些人贪图享受,丧失了革命警惕性。
抗美援朝战争初始,国内思想并不统一。
很多民主人士都认为,国家刚走出战乱,一穷二白的,有待发展。而米帝国主义那么强大,出国参战是自找苦头,弄不好惹火上身。注1
沪上工商业发达,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一些资本家、商人、知识分子群体只考虑自身利益,厌战情绪浓厚。对米帝更是惧怕,嘀咕着“谁说米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明明是一只铁老虎,一脚踢上去是要把脚指头踢折的” 注2
还有人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打响了,我们是撑不住的,不如赶紧投降”
田大旺听到那些乱七八糟的言论,气得直拍桌子。
“这就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可沪上跟米国打交道多,崇洋媚外大有市场,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
随着入朝参战后,第一场战役和第二场战役的胜利,舆论发生了变化。
“联合国军被打到了“三八线”以南,朝鲜局势扭转了”注3
“哦,原来我们也可以打赢啊”
报纸上和广播里反复宣传,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民主人士的信心恢复了,爱国热情高涨起来。
可这时候,海外形势不容乐观。
米帝国主义联合多个国家搞起了禁运,什么都不准卖给大陆,甚至驱赶在美留学生,征缴我方在港岛等地的海外资产。我方立马反击,对涉及到米帝非法经营的在华利益实行征缴。
一方面加大国内生产,另一方面加大海外采购。好在商人逐利,想法设法跟外面做生意,把那些紧俏物资运回国内。
白奕雄看着眼馋,就动起了脑筋。
虽然没拿到供应商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