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槐叶冷淘(六)(2 / 3)

糊涂的老黄牛,自是只要撞见,就是天大的运气了!因为……太容易牵着他的鼻子走了。

所以,才叫人一看,便想着拽回自己家里来啊!一想到她王小花往后也是家里有头老黄牛的人了,王小花心里便生出了一股难言的愉悦之感!这般走在路上捡到牛的好运气,不管怎的说,她都是会好好珍惜的!

既然珍惜,自是希望面前的老黄牛有个硬朗的身子骨的。

看着面前这醉的厉害的老黄牛,王小花叹了口气,想到他碰到的露娘这等耗子精,唏嘘道:“我能碰上老大夫,老大夫能碰上我,或许于你我而言,都是运气!”

“老大夫对我是真的不错,我也希望老大夫能活久一些。”王小花说着,真诚的提醒黄汤,“这长安城里人才辈出,老大夫既在小道上走了这么多年,自是不少人藏着那眼红的心思呢!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多年不吭声,说到底是因为老大夫你——是长安城里最有名望的大夫,你这一双老天爷赏的饭碗实在稀罕,能救人性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性命既然不分贵贱,自都该以平常心对待的。那寻常百姓的性命要救,贵人的性命也要救。寻常百姓的性命救了是但行好事,是行善,积起的是那民间的声望;那贵人的性命救了,亦同样是胜造七级浮屠的善事,因为如此一来……那些贵人便会担忧你,比你更珍惜你自己的性命。”王小花说道,“老大夫,这些道理你当早明白了,只是如今深陷迷途陷入空山,走不出来,快要忘记了。所以,我提醒一番老大夫,可千万莫要停了这天赐的饭碗啊!”

面前的黄汤再次开始流泪,只是不同于先时的委屈与愤恨,而是怅然与感慨。

“你说的这些……我其实都懂!”他点头,叹道,“只是近些时日却好似是当真深陷迷途,出不来了一般!”说到这里,又看向面前的王小花,眼里闪过一丝怜悯与惋惜,“可惜!田家老大不好对付,若不然,老夫真想同他换一换啊!”

王小花笑了笑,面色平静,不见半点委屈。委屈吗?不知是不是打小在戏班子里就是似男孩子一般养大的,后头跟了将军之后更是刀口舔血是家常便饭了,以至于那寻常女儿家的柔软细腻在她这里并不多。所以,此时心情十分平静。

她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只是她自己并未感动、陷入那情绪的泥沼之中,而是始终平静的。她只有始终不陷落空山,方才能够不成为那无底洞里的耗子,而是成为那立在地面之上,堂堂正正的人。

温小娘子那句‘她是比露娘她们更胜一筹的雀儿’的话真是一语中的,宛如耳畔垂了一只铜钟,时刻敲打着提醒着她。

她方才对老黄牛说的那些话自是有道理的,面前这稀里糊涂的老黄牛听了,不管他初衷如何,之后会做的治病救人之事总是胜造七级浮屠的善事。可她说出的这般有道理的话虽同样真诚,出自本心,可溯其本源,却并不是因为她善,当然也不是因为她恶,而是她清楚的看懂了面前这老黄牛是个‘天大的宝贝’,她珍惜这样难得的运气罢了!

不得不说,她,确实是聪明的。下意识的看了眼老天赏给自己的手,不止是那谋生的技艺,还有那聪明的脑袋瓜。就连将军也常叹她的聪明,更叹她同他相似。

可种种阴差阳错,遇上了将军之后,让她的运气变得不似露娘她们那般好。也使得一个似极了将军的她并没有将军这般顺畅的路途,而是走的一路磕磕绊绊的,直至现在,还在为扁扁的荷包发愁。

可同样的,明明那般相似的人,却因运气‘不好’,也使得她这些年终究是没有似那活阎王一般手里沾了那么多是非因果,更没有后院的花团锦簇。而是谨慎、胆小,更留了一份尊重给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善恶因果,对这世间事多了几分与将军这等百战百胜的常胜将不同的虔诚。

那样‘不好’的运气以及让她对这世间事变的虔诚的态度,终究交汇在了一起,竟让她这般不善也不恶之人,最终竟能同那本心便偏善的温小娘子变得相似,甚至做事习惯也是如此的相似。

正是因为看明白了自己这个人,才愈发的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对面前黄汤口中那些怜悯与惋惜的夸赞要平静以待,莫要当真沾了这黄汤水,而自欺欺人的觉得自己当真委屈上了。

她本意并非温小娘子那般的善心,而是为了求生,为了珍惜自己难得一次的机会。黄汤这般怜悯与惋惜的看着自己,是将她当成了那真正打心眼里聪明却善良之辈,可她不是,她聪明不假,却非善也非恶,而是这些年遇上了将军这等人的‘不好’运气,才让她清楚自己该怎么做罢了。或许这‘不好’的运气于她而言才是真正的好运气,让她直至如今都能这般清醒。

是以,这黄汤给予那聪明却善良之辈的怜悯与惋惜,她自是不能受的。

做多少事,收多少钱。收钱办事,童叟无欺。时时刻刻记得珍惜,莫要行恶,那才是她王小花该做的事。

若明明不是那聪明善良之辈,却因沾了黄汤水,醉了,糊涂了,当真把自己当成了聪明善良之辈而委屈上了,那她这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