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一个身材魁梧,穿着罩甲的将士正在和他说话。
赵蘅玉往窗子里看了一眼,正踌躇要不要走,一身玉色锦袍的少年走了过来。
赵蘅玉辨认了许久,发现他是上回在护国寺提醒她马车有问题的少年,事后她打听过,得知他是魏国公府陈宴之的庶弟,陈季之。
赵蘅玉此时面对魏国公府的人,免不了心虚,她下意识地往赵珣书房的窗子望过去,哪知赵珣正好也目光沉沉地望了出来。
陈季之丝毫没有发觉她的抗拒,他走了上来,说道“公主,好久不见。”
赵蘅玉只得点头道“陈公子。”
陈季之面露惊喜“公主记得我”
赵蘅玉避开赵珣的视线,望着陈季之,露出微笑“自然是记得的,陈公子在护国寺帮过我,我心里想着要道谢,却又怕给你惹了麻烦。”
赵蘅玉打量着陈季之。
一年前他是个清俊少年,经历了边疆的风霜雪雨,肤色有些黑,精瘦又结实。
她不由得想到赵珣,赵珣也是这般突然地变了,从一个文弱腼腆的少年猝不及防地变成了阴晴不定的燕王。
他褪去少年时的青涩,已然成了个侵略性十足的男人。
赵蘅玉微微仰着头,略带出神地望着陈季之,陈季之怔愣着,也忘了反应。
赵蘅玉回过神来,忽然觉得窗内那道目光愈发深沉,萦绕不绝,让人脸颊生痒。
赵蘅玉按住心慌,努力不去看窗户那边。
陈季之看着赵蘅玉,他觉得赵蘅玉瘦弱得过分,苍白得过分,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她神色怠倦,眉眼间有忧愁。
陈季之忍不住出言安慰道“公主放心,一切都处置妥当了。”
赵蘅玉身子晃动了一下“处置妥当”
陈季之点头“莲花汤池那里没人会寻到端倪。”
陈季之和几个赵珣的心腹,在昨晚深夜将陈宴之的尸首处理干净了,陈季之得知昨夜赵蘅玉来过莲花汤池,他猜出了几分。
赵蘅玉怔怔看着陈季之,正要说什么,忽然看到赵珣高大的身影已经来到了廊下,他拉长的影子覆在赵蘅玉的身上,赵蘅玉顿时一僵。
赵珣忍着心里的燥郁,沉声道“进来。”
赵蘅玉站在书房的正中央,离坐在书案后的赵珣还有老远的距离,赵珣心里压着火,反倒笑了“怕我吃了你”
见赵蘅玉还在磨蹭,赵珣再次压低声音“过来。”
赵蘅玉挪着步子走了过来,隔着书案与赵珣站在两端,赵珣冷笑“阿姐与季之说了许久的话,究竟是什么事这般有趣,也说来我听听”
赵蘅玉没有听出来赵珣的阴阳怪气,她轻声说道“说的正是昨夜莲花汤池的事,陈公子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我安心。”
赵珣冷声问道“季之还算体贴”
赵蘅玉迟疑点了点头。
赵珣又道“既如此,不如我为阿姐换一个驸马”
赵蘅玉一惊“不、不行”
她惶惶抬头,看清楚赵珣的神色,这才意识到赵珣是在说笑。
可奇怪的是,他说笑却也没什么笑模样。
赵蘅玉不明白赵珣的意思,她静默了半晌,问道“陈世子的事,若有人问起,你可有想好说辞我思来想去,知道这事不能自己瞎说,于是过来和你商议。”
赵珣却道“你只管摇头不知就好。”
赵蘅玉一愣“就这样”她问道,“那你叫我过来做什么”
赵珣站了起来,他的身形陡然拔高,赵蘅玉仰着头去看他,沉甸甸的压迫逼近了她的心底。
赵珣伸手轻轻勾起她尖尖的下巴“自然是做未尽之事。”
赵蘅玉摇晃着后退了半步。
赵珣眸光一寒“不愿意”
赵蘅玉无力地意识到她已经将把柄交给了赵珣,她已然走投无路了。
赵珣满意地看着赵蘅玉脸上的抗拒渐趋和缓,她垂着头,似一只被缓缓驯服的鹤,赵珣不由得声音放柔“去莲花汤池等我。”
赵蘅玉面无血色地抬头“不要去那里。”
赵珣低头看着赵蘅玉,她应当是受足了惊吓,娇怯又惊慌,赵珣莫名地在心里生出了一丝怜意,他没有故意为难“那便去芙蓉汤池。”
赵蘅玉久久沉默,终于还是颔首“好。”
赵蘅玉一路上避开宫人,终于来到芙蓉汤池。
这一路上,她体会到从未有过的难堪和心虚,她不由得想起那些艳情诗中描述的女子。
遮掩着容貌,小心翼翼,前往汤池会面,由人恣意怜爱。
她如今和诗中的女子有什么差别。
赵蘅玉心绪如麻。
芙蓉汤池里,帷幔轻垂,水雾氤氲,这里一个服侍的宫人都没有。
虽然赵蘅玉知道,这大约是赵珣事先支走了宫人,但看着空旷的汤池,赵蘅玉忍不住想起陈宴之,这让她感到害怕。
她不安地蜷缩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