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瓷器精美实在。”
“想要卖出高价,我们必须走精品路线,不能让琉璃数量泛滥。”
也许许多年后,玻璃能成为一种快消品进入千家万户,但赵云安一开始捣鼓出来,为的可不是改善居住条件,而是赚钱,充盈国库,让大魏渡过难关。
皇帝听他这么说,便知道他心底有想法,开口问道“安儿想打造什么”
赵云安微微一笑“镜子。”
“铜镜”李云衢疑惑起来。
“若用来装饰铜镜的话,倒是也能卖出高价,可这与打造玩器有什么不同”
赵云安解释道“并不是普通的铜镜,而是琉璃、锡箔和水银来打造一种全新的镜子。”
“这种镜子与铜镜截然不同,能将人照的纤毫毕现。”
李云衢惊讶道“世间还能有这样的镜子”
“若真的能打造出来,这般制作精美的琉璃镜一定能卖出高价。”
皇帝瞧见琉璃盏的时候,已经对侄子充满了信心,此刻更是说道“安儿既然说了,那肯定就是有把握,朕就等着封赏吧。”
赵云安笑了笑,又开口道“陛下,等制造出琉璃镜后,不光是大魏境内的达官显贵,我们还能把这琉璃镜卖到更远的国度。”
大魏自己的钱是钱,外汇就更完美。
皇帝幻想着那样的场景,朗声大笑起来“好,安儿是有志气的。”
大殿之内,三人都是高兴不已。
赵云安陪着大伯和大哥品鉴了一番那琉璃盏,又提醒道“陛下,琉璃镜还未造出,不过有件事倒是可以提前准备。”
“琉璃镜定是价值不菲,侄儿怕到时候达官显贵为了购买琉璃镜,转身变本加厉的压榨民脂民膏,若是如此,反倒是违背了本意。”
这也是赵云安这几日才想到的。
他总会忘记时代的不同,等瞧见琉璃时才想起来,达官显贵的银子好赚,但若是他们将压力转嫁在百姓的身上,那他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赵云安的担心,皇帝与太子自然也明了。
皇帝脸色一冷,淡淡道“此事朕会放在心上。”
李云衢更是说“当年在漳州,富裕人家赚的盆满钵满,普通百姓却流离失所,大魏境内又何止一个漳州。”
若非为了稳定时局,皇帝恨不得将这些为富不仁的一锅端了。
皇帝冷声道“朕方才登基,各地官场变动也是正常,此事只能徐徐图之。”
赵云安见他们心中有数,不再多提。
踏出了第一步,琉璃坊就像是踩上了油门,飞快的进展起来。
工部豢养着的工匠们,果然是各个都有真本事的,在镜子被捣鼓出来之前,他们将琉璃打造成各种各样的摆件,器具,每一样都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这些东西只有最好的,最精美的被留下,其余都会打碎回炉重造。
工部下属们心疼不已,赵云安却严令禁止次品流出。
这是为了保证琉璃的珍惜性,否则数量多了,这东西哪里还卖得出大价钱。
就如眼前的这一对琉璃杯,只因为底下有一道凹槽缺口,就得被打碎了扔回去。
赵云安并不可惜,反倒是说“越严格越好,琉璃坊暂时只出精品。”
老工匠一听,忙问道“赵大人说暂时,那以后”
赵云安笑容淡淡“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等到以后大魏的财政情况宽松了,不再依靠琉璃坊赚钱,那么将琉璃制作推广出去,甚至普及成日用品,那也不是不行。
赵云安心底这么想,但看着烧窑的困难,制作的工艺,以及无数的投入成本,便知道一时半会儿,琉璃只能作为奢侈品流传。
站在火炉之前,赵云安心思发散出去。
琉璃都制造出来了,那肥皂还会远吗,比起琉璃来,肥皂的制作可简单多了。
只是肥皂也有肥皂的麻烦,首先大量的油脂就十分难得,在这年头老百姓吃肉还是问题,用来清洁的肥皂也不那么必须。
赵云安没有贸贸然的掏空自己的现代知识宝库,反倒是落眼于现实。
百姓们的生存根本还是粮食,大魏有钱了便能反哺,百姓们有粮食了吃饱喝足,才能想着提高生产力。
正胡思乱想着呢,常顺满头大汗的进来。
“大人,府内传来的消息,说夫人要生了。”
“什么”
赵云安心底一惊,也顾不得去看今天的琉璃成色了,火急火燎的就往外跑。
等他骑马到了永昌公府,跳下马就往里头跑。
一进院子就问“夫人怎么样”
金氏见他跑得满头大汗,一边好笑一边又生气“现在知道回来了,整日里忙得不见踪影,还以为你把媳妇老娘都忘了。”
赵云安忙不迭道“娘,你快说季夏怎么样了。”
“好着呢,产婆刚进去,这妇人生孩子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你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