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迁居(2 / 4)

望归这才露出笑容来,显然对住在伯府很是满意。

赵云平又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们今日抵达”

赵云安笑道“是大哥送来的消息。”

赵云平笑了一声“多谢你们惦记着我。”

“大伯和大哥的意思,等你到了京城先进宫一趟,应该是有事情要先商量。”

赵云平一听就笑“感情你是带着任务来的,不单单是来接我。”

“主要是弟弟想念三哥,恨不得出城三千里迎接。”

赵云平爽朗的笑声传出去老远。

即使距离远,也依稀能听见他声音中的高兴。

后头的下属瞧着奇怪,尤其是来自北疆,并未见过赵家兄弟相处的几个。

忍不住低声问道“那就是赵家的七少爷吗,没想到大人与弟弟的感情这么好。”

至少这般亲密无间的模样,他们是从未见过的,瞧大人那笑容,甚至还带着慈爱的宠溺。

有来自永昌伯府的随扈便解释“大人比七少爷大了许多岁,是看着他长大的,自小很是疼爱这位弟弟。”

“永昌伯府里头,不管是陛下还是大少爷、三少爷,向来都很疼爱七少爷,那是被捧在心尖尖上长大的人。”

“不过七少爷脾气好,待人和气,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几人一听,心底纷纷惊奇。

不过再看那位赵家七少爷,长得玉树临风不说,还跑出大老远来迎接,也不怪赵云平与他感情极好。

赵云安送着赵云平到了宫门口,这才打算回去。

赵云平一把拽住他“来都来了,陪我一道儿进去。”

赵云安连忙道“可别,以后多的是时候能见,我还想偷个懒。”

赵云平无奈道“如今我爹你大伯在里头,你怕个球。”

“倒不是怕,就是进去了就觉得不自在。”赵云安如此说道。

赵云平见他执意如此,心底觉得七弟指不定也是在避嫌,毕竟赵家如今只剩下他们三个兄弟,如果七弟入宫频繁,即使他心底没那意思,也会有人上赶着挑拨离间。

如此,赵云平也没坚持拉他一起入宫。

赵云安转身回府,回去的时候将望归一块儿带走了。

路上,他倒是有功夫问起北疆的事情来。

望归话不多,但总能切中要害,也许是身处的身份地位不同,他看到的世界跟赵云平的还有所不同。

赵云安听的频频点头“能快速结束战争是好事,至少北疆百姓不必受苦。”

望归看了他一眼,又说了句“赵大人能登基也是好事。”

虽说其中种种被人说道,但赵骏摇身一变成了李家人,能够平稳的传承皇帝的帝位,对于大魏而言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否则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大魏就会陷入一团战乱,谁也不服谁。

赵云安心底也这么想,他并未多说,笑道“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休息几日,等休息够了再告诉,你将来想做什么。”

望归点了点头。

一直到了永昌伯府门口,望归才忽然问道“赵大人,二姑娘还好吗”

赵云安见他问起赵妤,心底倒有些惊讶“挺好的,如今也住在伯府中。”

他看了眼望归,见他神色如常,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毕竟两人的年纪都还小,没到男女私情的时候,望归也许只是随口一问。

“多谢你还惦记着她,回头我会告诉她你回来了。”

望归没说话。

赵云安刚想说些什么,谁知才刚进门,便迎面遇上了刘氏。

刘氏一脸焦急,瞧见他连声就问“三郎呢,怎么不见他回来,莫不是路上耽搁了”

瞧见这位大伯母,未来的皇后,赵云安心底叹了口气。

他连忙解释道“三哥进宫去见大伯和大哥了,想必很快就会回来。”

刘氏脸色一顿,说了句“也好,入宫觐见才是大事儿,别的都不重要。”

这话让赵云安微微皱眉。

刘氏又开口道“以陛下的意思,待会儿定是会带着三郎回来见母亲,我先去准备好酒好菜,今天晚上让他们父子俩好好喝一顿。”

说完忙不迭又走了。

赵云安微微叹了口气,转身将望归安置好才进后院。

就如刘氏猜测的,即使登基在即,再忙再累,赵骏晚上还是带着两个儿子回家了。

赵云平拜见了赵老夫人,依旧喊着祖母。

赵老夫人忙不迭的扶他起来,看着他身上新添的伤痕就心疼“你这孩子,总喜欢往外跑,谁都拦不住,如今仗也打过了,以后可好好在京城待着。”

刘氏忙道“平安,听你祖母的话。”

赵老夫人又说“你媳妇也不容易,当初逃往漳州的路上,多亏她老身几个才没事。”

“你好好对她,不要老跟她吵闹,也多陪陪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