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眼夫君“你去陪孩子们玩,别在这儿添乱。”
把夫君赶出去,沈盼晴才道“门第高有门第高的好处,不提别的,光是眼见就非小门小户可比。”
赵云安笑了一声“三嫂,家和万事兴。”
沈盼晴想到兴国公府里面那群莺莺燕燕宅斗不断的事情,倒是也不再劝了。
相比起兴国公府,永昌伯府确实是干净的不行。
金氏又道“第二位人选,是卢家的姑娘,你大嫂的堂妹。”
这话倒是让赵云安惊讶了一下“大嫂的妹妹”
“堂妹。”金氏强调道,“是卢家三房的嫡长女,自小在卢家老太师的跟前长大。”
沈盼晴忍不住夸道“卢家姑娘曾在永昌伯府住过几日,人我也见过,虽不算姝丽,但很得卢老太师真传。”
“大嫂还曾笑谈,说她这堂妹远胜过她,只是被家里耽误了花期。”
卢老太师当年从京城急流勇退,在禄亲王造反之乱中保全了卢家,可也导致家中孩子婚事困难。
若论家世,如今这位卢姑娘的父亲赋闲在家,自然是比不得永昌伯府。
可若论人品相貌,卢姑娘一等一的出色,又是卢老太师亲自教养长大。
赵老夫人也是见过卢姑娘,相处了一段日子,这才起了心思。
金氏也笑着说“若是你大嫂的堂妹,那定然是贤良淑德没话说的。”
赵云安心底叹气,他对大嫂没意见,但总觉得那样的不适合自己。
他可受不了将来成了亲,夫人先将同房丫鬟什么的都准备齐全,贤良大方的不成样子。
只是这话,赵云安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金氏瞧了他一眼,继续道“还有第三位。”
“这第三位是程家的女儿。”
“程家”
沈盼晴解释道“是翰林院大学士程大人家的女儿,说起来,程大人还是你的座师。”
程家不算勋贵,可家中读书人众多,这些年又备受皇帝宠信,隐隐约约有与王家分庭抗礼的意思在。
“这位程姑娘我是没见过,但想必以程家的家教,定然也是不差的。”沈盼晴评价道。
赵云安有些惊讶“程家不是向来不与勋贵联姻吗”
“祖母原本也没想着他们家,只是中秋那会儿程夫人上门送礼,偶有提起。”
程青松身在翰林院,一直以来都是纯臣,倒是与永昌伯府志同道合。
沈盼晴说完,便起身道“二婶,七弟,你们慢慢聊,我去看一眼孩子们,免得他们淘气。”
显然是要把空间让给母子两人。
结果等她走出去可好,赵云平带着三孩子在偷听呢,耳朵都竖起来了。
沈盼晴怒气上头,一把揪住了赵云平的耳朵“好的东西不教,瞧瞧你这干的什么事儿。”
三孩子一溜烟儿全跑了,压根没拯救他们亲爹亲叔叔的心。
赵云平连声求饶“夫人,松手松手,我这不是心底好奇吗。”
沈盼晴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偶尔她觉得自己上辈子肯定做了孽,才会嫁了个这么不着调的,又生了个那么淘气的。
赵云平笑嘻嘻的问“左右是我弟弟的婚事,我早晚都会知道。”
沈盼晴气笑了“知道你还偷听,有你这样的哥哥吗。”
“我这不是怕安儿没开窍,到时候挑一个母夜叉回家。”
沈盼晴眉毛都竖起来了。
赵云平连忙喊道“我这可不是说你,我是说兴国公府那位,祖母咋想的,她要是进了门,那不得每天赔小心。”
沈盼晴冷哼道“咸吃萝卜淡操心,这在家当姑娘和出门当媳妇能一样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赵云平看不惯兴国公府那群墙头草,连带着也不喜欢他们家的姑娘。
沈盼晴却说“正因为兴国公府左右逢源,朋友才多。”
这边夫妻俩意见不同,屋里头母子俩意见也不一样。
金氏觉得卢姑娘最好,甚至说“家里头几个儿媳妇,你大嫂是最贤惠的,连你大伯母都挑不出一个错来。”
“虽说咱家连娶了两个卢家的姑娘,可她们不同爹,也是无碍的。”
赵云安却道“娘,可是我跟大哥不一样。”
“大哥自小沉稳,我却跳脱,大哥不爱出门,我却恨不得整天在外面跑,大哥大嫂相敬如宾,卢姑娘指不定觉得我像一只猴子。”
“瞎说什么呢”金氏怕了他一下,阻止他继续说。
赵云安笑道“我这也是实话。”
其实他心底实在是想不出来,未来的妻子会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卢姑娘是什么的性格,看大嫂就知道了。
大嫂没什么不好,但绝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金氏见他不同意,又道“那你是喜欢兴国公府的姑娘”
“其实那也不错,那姑娘长得是真真好,小时候娇娇软软的一个,我看着也觉得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