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破题(4 / 4)

汉几个人都忙不过来,又下山喊了人过来一起采摘。

到底是寻了一个难得的太阳天,赵云安亲自过来盯着他们采摘。

冬天根本不是采摘茶叶的季节,嫩芽极少,这会儿采摘了对茶树的生长也有害无利。

不过紫叶茶树多,赵云安为了自己心中的计划,还是提出了这个奇怪的要求。

等采摘完足够的茶叶,已经到了晌午时分。

这一次甭管张老汉多客气,赵云安也直接带着茶叶离开了,并未多做停留。

他人一走,后头便有人抱怨“这知府大人也是奇怪,大冬天的让我们采茶叶。”

张老汉瞥了他一眼“我早说人够了,你自己偏要来,来了干活又不实在。”

“张叔,我,我就是觉得古怪。”

张老汉冷哼道“明年良田就分下来了,人喝你一口茶叶怎么了”

“天生地养的东西,也没花用你一毛钱,怕耽误了咱功夫,大人还送了不少年货上门。”

“你们若还不满足,在背地里说大人的坏话,以后就别叫我叔。”

年轻的连忙求饶“张叔,我知道错了,是我嘴贱不会说话,知府大人的大恩大德我都记着呢。”

张老汉哼了一声,没搭理他。

他人老见识也多,这些当官的谁个真把平头老百姓放在眼里,可这一次的小知府不同,那是真客气,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

这样的好官,他恨不得能留在漳州一辈子。

赵云安已经亲自带着茶叶回到了府中。

马贵叹气道“大人,这样的小事儿小的盯着就好,哪里要你亲自走一趟。”

赵云安却笑道“这可不是小事儿,而是事关漳州的大事儿。”

马贵不明白“难不成这茶叶还能变成金子”

“现在自然不能,但只要有好办法,点石成金也不是不可能。”

茶叶带回来,自然不可能真的变成金子,还得经过复杂的工序炮制才行。

赵云安将茶叶分成三分,分别按照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340炮制工艺,请了府中心细手巧的丫鬟来制茶。

一路的过程,他都要自己盯着才放心。

金管家在这边耽误的时间久了,这会儿也心急回去,忍不住劝道“舅少爷,这紫叶茶汤水是紫色的,确实是稀奇,但口感一般,实在是卖不出什么好价钱。”

赵云安却说“金管家,你尽管再等等。”

“舅舅那边我会写信回去告知,你且放心。”

他都这么说了,金管家叹了口气,只能留下打算过年了。

金氏那边听说了消息,带着赵妤也过来看热闹。

眼瞧着大相径庭的制茶工艺,金氏忍不住咋舌“原来一道茶,倒是有这么多不同的门道。”

赵妤也跟着点头“我也想学,将来亲手做给二奶奶喝。”

金氏抱着她亲了一口,又说“想喝就直接买,我可舍不得妤儿太累。”

这般却瞪着儿子“没见你这么想一出是一出的,哪有大冬天的制茶,漳州三天两头下雨,到时候还得用炉火烘干,这味道就差远了。”

赵云安只笑“差也差不离,我只试试看口感有什么不同。”

他要寻一个最好的,最适合紫叶茶的炮制过程。

金氏拿他没办法,又说“你要炮制就炮制,可再过两天就过年了,总不能蹲在这茶坊里头了,平日里也没见你爱喝茶,怎么这紫叶茶就迷上了”

见儿子喜欢,金氏也买来一些紫叶茶尝过,觉得味道一般,并不如以前常喝的口感好。

赵云安答应了,但依旧我行我素。

按照绿茶炒制工艺出来的紫叶茶,味道果然还是极为一般,苦味过重,干涩的口感不讨人喜欢。

白茶的略好一些,但口感也只能说一般般,想要卖出名头难上加难。

红茶的发酵需要时间,这会儿还没出结果,赵云安怕自己空欢喜一场,对外只说喜欢紫色,所以才做尝试,并未多提其他。

紫叶茶的炮制还未出结果,大年三十这一日,漳州知府衙门却来了一队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