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微臣也愿意。”
“陛下,微臣奏请为君分忧。”
陆续有官员出列。
皇帝总算是露出一二分欢颜“好好好,你们都是大魏的好臣子。”
夸完一句,却见他眼神一转,落到了人群中的赵云安身上。
“赵爱卿,你呢,可愿意为君分忧”
赵云衢脸色微变,他站在前头,自然知道皇帝这话并不是询问自己。
赵云安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站在他身前的程青松回头瞪了他一眼,赵云安才意识到皇帝只是点名到了自己。
“陛下,微臣定然也愿意为君分忧。”
只是他今年春闱才中进士,才是个正七品,刚进翰林院的编修,皇帝派谁去都不可能选他吧
谁知皇帝很是满意“既然如此,朕封你为从五品代知府,替朕巡视漳州,肃清内河,以正视听。”
王首辅眉头一皱“陛下,赵小大人才十六,在翰林院不足一年,是否经验不足”
“古有甘罗七岁拜相,十六岁也不小了。”
皇帝却道“他此去乃是传达圣意,做朕的手跟脚,经验欠缺一些也不怕,寻几个经验丰富的副手跟着就是。”
王首辅见皇帝心意已定,退下没有再反对。
二皇子眉头紧缩,他也很是不满,但一想赵云安去了漳州也好,省得留在京城碍事儿。
索性大声同意道“父皇英明,赵小大人从小在永昌伯和赵大人跟前熏陶,想必家学渊源,定能为父皇好好办差。”
皇帝笑着点头“赵云安,你可愿意前往漳州”
赵云安心底一惊“微臣定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皇帝点了点头,又说道“你是朕看着长大的,自小品行端正,绝不会徇私枉法。”
“年初那会儿你还想着外放,去地方上历练历练,朕怕你年纪小吃亏舍不得放手,如今看来,倒是机缘巧合。”
“去了好好办差,不必给当地豪强面子,受委屈了朕给你撑腰。”
短短几句话,却让赵云安背上渗出冷汗来。
好不容易退朝,倒是有不少人上前恭喜赵云安。
赵云安一一应付过去,脸上的笑容都僵硬了。
好不容易等上了车,赵云安忙问道“大哥,陛下到底想做什么”
赵云衢捏了捏眉心,心底也很是狐疑“明明之前陛下并不答应让你离京,谁知道短短三个月便变了心思。”
“我去漳州对陛下有什么好处”
赵云衢也在想这个。
等回到府内,赵云衢索性摊开了大魏的地图,将漳州标注出来。
“漳州往北靠近云州,往西是沧州凉州,再往南便是江南鱼米之乡,几处都是大魏的粮仓所在。”
赵云安靠近地图看了看,猛然抬头“大哥,陛下是不是怀疑江南与沧州等地税收也有问题”
赵云衢拧眉“近几年来,大魏各地受灾不断,税收都有减免。”
“岳父大人说国库空虚不是托词,这几年国库只出不进,确实是入不敷出,已经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程度。”
赵云安也没想到国库已经到了这个境地,怪不得皇帝对贪墨一事越发难以容忍。
“那若是当地无灾,父母官却往上报了灾情,从而中饱私囊呢”
赵云衢摇头道“这不是一地两地,尤其是江南等地关系错综复杂,谁能做到滴水不漏”
若能做到这一点,只怕在江南已经是一手遮天。
赵云衢曾查看到江南等地的官吏调动,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不是江南,难道是沧州亦或者凉州”赵云安问道。
两人的目光同时落到了凉州之上。
赵云安皱眉道“丁郡马一直在京城陪伴常乐郡主,并未回乡。”
如果皇帝怀疑到凉州头上,想必会一直扣留这对父女。
赵云衢叹了口气“无论去哪里,漳州知府的位置都是块摊手山芋。”
赵云安倒是好心态“吹凉了也能吃。”
瞧瞧一下子从正七品变成了从五品,这都三级跳了,谁能有他晋升快。
一开始的担心焦虑过后,赵云安反倒是高兴起来。
赵云衢瞪了眼弟弟“别放心的太早,你想想钱圩甄玉祥,他们每一个都是天子近臣,尚且落到那样的下场,可见其中厉害。”
“陛下特意选了你,定是觉得有永昌伯府在,旁人要动你还得思量思量。”
其实他自己才是最佳人选,但赵云衢猜测,他是永昌伯府的嫡长子,皇帝只有把他留在京城,才能对北疆的永昌伯放心。
“再者,你是永昌伯府的出身,手中也不缺钱,不至于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就坏了前程。”
想到这里,赵云衢倒是笑了“虽不是北疆,但能外放,安儿可高兴”
赵云安点头“自然是高兴的,如果漳州没那么多糟心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