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事(2 / 4)

住道“这老天爷也太折腾了,都二月份了,怎么还这么冷。”

可不是吗,刚下车呢,迎面而来的寒风都带着冰渣子。

赵云安反过来安慰“娘,幸好儿子身强体壮,并不怕冷。”

他运气确实是一般般,秋闱的时候热得要死,最后两天还遭遇了冰雹暴雨,到了春闱又冰冷刺骨,前两天刚下过一场大雪,这会儿正是化雪最冷的时候。

金氏这才笑了笑“也是多亏了平时养得好。”

“娘,儿子这就进去了。”赵云安行了一礼。

金氏鼻头一酸,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却只道“安儿,娘在家等着你。”

赵云安笑了笑,进入了春闱的队伍中。

“赵兄。”

赵云安抬头一看,却是马蒙,他此次也上进赶考。

“马兄。”

两人打了个招呼,并未多说什么,赵云安打量了一眼,见马蒙大约不适应京城的气候,这会儿冻得嘴唇都有些发青。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能想到二月份还这么冷。

马蒙抵达京城之后,还曾去永昌伯府拜访过,告诉赵云安小杨氏的消息。

知晓小杨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如今村人还算照顾,又有赵家与马家扶持,日子不算简单,赵云安心底也为她高兴。

当时赵云安也邀请马蒙住下,但马蒙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与云州来的考生住在

一起。

赵云安平日不怕冷,此刻在风口站了一会儿,也觉得脸上被吹得生疼。

按照大魏会试的规矩,春闱会试只能穿单衫入场,所谓的单衫,便是不能有夹层,方便搜检杜绝作弊的。

虽然最多能套上五件单衫,但薄薄的一层衣服实在是不保暖,尤其是不挡风。

赵云安身上穿的是金氏特意定做的,乃是家中巧手的绣娘用柔软的羊毛制成。

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价值千金,但保暖的效果确实不错。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例如他身前的考生,此刻冻得直打哆嗦。

队伍缓缓前进,赵云安顺利的通过了搜检,进了贡院,有围墙当着风,终于不再是刀子似的刮着脸,赵云安也忍不住松了口气。

京城的贡院修整的比云州的好一些,看着也新,但号房大小却差不离。

赵云安这一年多又高了一些,如今跟三哥赵云平差不离,只是一个魁梧,一个斯文。

他一进去,号军便来给号房上了锁,除了一个窗口之外,赵云安就得在这四四方方的号房里头待上九天。

跟秋闱不同的是,这一次考完第一场,考生可回家休息半日,次日再进场。

不过进场之后吃喝拉撒都得在这个小屋子里解决,决不可离开,不到考试结束,这把锁头是绝对不会打开的。

赵云安检查了一番,还在号房的右上角发现一个漏洞,正在往里头灌风。

堵住也没用,因为号房的小窗口也会漏风。

赵云安还是迅速的将号房擦拭收拾了一番,幸好这季节天气冷,万物未曾复苏,倒是不用担心蛇虫鼠蚁。

想起秋闱那会儿满地乱爬的蛞蝓,赵云安心想这边冷是冷了点,但也不是没好处。

收拾完毕,略等了一会儿,赵云安便听见了脚步声。

很快,外头传来三下扣门声,一份考卷从外头递进来。

赵云安并未急着答题,反倒是从头至尾先行审题。

春闱与秋闱不管是考制,还是科考的内容,都是极为接近的。

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和填榜的规矩,几乎与乡试一模一样,只是格外严格一些。

不同于乡试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正副主考官都是皇帝认命。

而这一次的主考官,正是

赵云安的老熟人,翰林院大学士程青松。

回京之后,两人的交集不多,程青松派人送来一份谢礼之后,似乎有意疏远。

赵家自然也没法子上赶着,两家的关系平平淡淡。

但是赵云安没想到的是,程青松居然被选为这次科考的主考官。

翻阅完考题,赵云安眼神微微闪烁。

只因为那日程青松送来的谢礼,除了贵重礼物之外,还有他亲手注释的四书五经。

赵云安仔细翻阅过,从中可以摸透这位程大人的所思所想。

难不成程大人早就知道,等到这一年的春闱,他定然是春闱的主考官,所以才特意为之

心底闪过这个念头,赵云安又觉得自己想太多。

时隔近两年的事情,程青松怎么可能确定。

他收回心思,仔仔细细的开始答题。

一番做题,赵云安可谓是行云流水,得心应手,他心底忍不住感激大哥哥的考前特训。

一气呵成的做完,赵云安才发现自己手脚都要冻僵了。

他连忙起身活动了一下,想了想,将考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