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这又是什么骚操作?(7 / 10)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18696 字 2022-07-06

息借款。但要,质押30的30支付股份。这点我也没办法,德盛要保障资产安全。不管未来30支付值多少钱,那也是未来的事儿。”

“而且,德盛真的没有染指30支付的欲望。”

单单一个国有银行的背景,就让德盛保持了清醒。30支付前景是不错,可是,没必要在中国的地盘上和国资银行过不去。

齐磊似乎在想,可在文经理看来,他其实不用想,140万的合同都签了,不借不行。

“可以”齐磊最后还是答应了。

“另外”文经理还没说完。

“还要附加一笔268亿美元的有选择借款。”

齐磊听到这儿,挑了挑眉,“268亿美元怎么还有零有整的啊”

文经理却是神秘一笑,“40亿的无息贷款,我不记前嫌帮小齐总搞定了。那齐总是不是也应该帮我一个忙啊”

齐磊一滞后,似乎明白了什么。

“原来是这么回事。”

笑道“如果我听到的消息没错,贵集团在组建的德盛高华其它那几家股东,也是与德盛有268亿美元的债务吧”

只见文经理低头淡笑“小齐总不愧是商业奇才,看的通透啊”

“没错。”也不隐瞒,“这就是德盛的另一个附加条件。这268亿美元,三石公司必须注资到德盛高华,成为联合股东。”

“而当贵国放开外资金融政策之后,德盛有权将这部分股权,做为268亿借款的还款抵偿。”

这才是德盛的真正目的。

也是只占30股份,却能控制德盛高华的根源所在。

算上三石公司,德盛高华一共有6家股东。

如果你看到这六家股东的名单,就会马上明白很多事情。

最大的股东,不是德盛,而是畅想控股。

没错,这里面有柳纪向的参与。

第二大股东,才是德盛。

后面还有志华投资,这就是前几年找德盛要合资,但是德盛没兴趣的那个。

然后是,林远农业,国内的一家大型粮农企业,总经理是董战林。

兴舟投资,一家香企证卷公司。

最后是三石公司。

首先,为什么畅想是最大股东如果加上三石,重新分配股权的情况,畅想预计依旧可以达到30的占比。

那是因为,德盛要扯虎皮拉大旗。

在这个年代,对外资金融机构还是很敏感的,也很警惕。

所以,德盛需要一个挡在前面的大旗。

德盛想中国市场想疯了,可是奈何管制太严,不可能让你一个外资金融机构来呼风唤雨,只能拉上畅想。

毕竟畅想是最大股东,谁来查,都可以把畅想推到台前。

“你看老板是畅想,中科院国资,我德盛只是国际专业的金融经验。”

而畅想之所以和德盛一起,也是赚个好名声。

这可是国内第一家合资的金融机构,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柳纪向需要这个第一的名头,不然改革先锋的美誉哪来的

其次,文经理为什么非要自己出钱让三石入这个股呢

因为除了畅想控股,其它的四家股东志华、林远、兴舟、三石,入股的资金都是268亿美元。

而且,这几家恰好都和德盛有268亿的债务关系,恰好借贷方式就是有选择权借款

也就是说,德盛有权力选择四家公司用资金还款,也可以选择用德盛高华的股权来偿还借款。

现在明白了吧

除了畅想这张虎皮,剩下的股东都在德盛的控制之下。

德盛既可以借畅想的名头介入国内金融市场,又可以掌握德盛高华的实际控制权。

而等到政策一放宽,没有了30的限制,德盛又能马上通过借款协议,收回几家小股东的股权,真正的掌握德盛高华的绝对控制权。

到那个时候,畅想这张虎皮就没什么实际用处了,可以靠边站了。

而在后世,齐磊的那个时空,正是金融政策放宽之后,德盛进行的以上操作,瞬间领先其它华尔街同行。

这头凶残的华尔街之狼,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才露出了獠牙。

当时,它是唯一在内地拥有综合金融牌照的外资企业,马上开启了疯狂收割a股,多线出击农业、房地产,全面收割中国市场的猎富之路。

这期间,由于德盛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对期货及金融市场的操纵能力,它还有着其它困内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能力。

那就是,可以借力国际期货市场,反过来影响国内的金融市场。

举个例子,德盛曾经盯上双h集团的股票,先是在股市做空,使得双h股价大跌,借机大量买入。

然后,反过来去国际期货市场哄抬饲料价格

双h的主业就是猪肉,国际饲料价格大涨,使得猪肉价格连带疯涨,双h股价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