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章(3 / 4)

求生倒计时 木兮娘 7664 字 2022-10-04

,小郎他心软得很,老是为底下的百姓忧虑难过。不相干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是本王”

“哦。”散指挥冷漠。

“他可能会急哭。”霍惊堂补充。

散指挥低头抠指甲。

霍惊堂不在意散指挥的态度,就要戴上头盔,忽地想起件事“你这药的疗效很好”

“止血效果一流。”

“祛疤呢”见散指挥走神,霍惊堂直接拿过药“算了,能用就行。”

说完就走了。

同僚推了把散指挥“怎么愣这里半天不动”

散指挥深深地看着同僚“我承认你之前说的话贼他娘有道理。”世间的情侣都是狗。

同僚疑惑,他说过那么多真理,谁知道是哪句。

一人一骑踏着晨曦微光消失在街道尽头,赵三郎带着赵钰铮逃也似地跑回谢宅,不住拍胸口大喘气“不愧是唐河铁骑,四郎,你有没有发现刚才那个人离开时,朝我们藏身的地方看了眼他知道我们藏在那里,他肯定知道”

赵钰铮目光呆滞,沉浸在方才瞧见男人没戴头盔走出大厅的脸带来的震撼里,原本模糊得只剩下身影的记忆忽然变鲜明。

在他十二三岁便惊艳了他的人,鲜活明艳,比美化过的记忆更出尘。

赵钰铮的指尖触碰心口,那儿正生龙活虎地跳动着。

“四郎四郎”

赵钰铮回神,看向满脸担忧的赵三郎“三哥,你知道刚才那个人是什么身份吗”

赵三郎“我要是知道就好了。不过能肯定他是唐河铁骑的首领,此行是办差,需回京述职,到时可寻人留意。只要他在朝中走动,迟早能找到。”

赵钰铮闻言一笑,心里涌起强烈的期待。

安怀德、司马骄和两百万两赈灾银都在扬州府衙门里,郑楚之令扬州行营兵围起来,本想写折子奏禀圣上,又担心圣上转手把案子给了钦差,他岂不两头捞空

幕僚建议他可在折子里加上“抚谕使年少有为,足智多谋,无愧东宫对其仁爱刚直的赞誉”,郑楚之犹疑“可行”

幕僚知他是关心则乱,便耐心解释“事关国母、储君,案件非同小可,东宫曾当众表示他对钦差的欣赏,则有朋党之嫌,查此大案,任何关系都必须避开。除去避嫌的钦差,秦王被废,郑国公府低调行事,与东宫虽素有嫌隙,但也说明由您来办案,没有空子可钻。”

郑楚之“有理。我这就写折子可我怎么记得是五皇子夸的赵白鱼算了,兄弟齐心,谁夸都一样,五皇子的态度就是东宫的态度。”

下笔如有神,短短一刻钟便挥毫而就,文采翩然,字字句句都是真情流露。

郑楚之封好信叮嘱“快马加鞭,送去京都。”转身又对左右说“广招府内审讯经验丰富的老狱卒,要叫他们来好好审审安怀德,务必撬开他们的嘴”

扬州府的信件快马加鞭送到文德殿,元狩帝一目十行看完“居然是郑楚之抢到功劳”

不太对。

按理来说,霍惊堂应是第一个找到赈灾银的人,他不方便出面,可以把功劳给赵白鱼,除非烫手到赵白鱼也不敢接,说明靖王这些年在淮南干的事天怒人怨。

赈灾银在徐州被劫,安怀德火急火燎赶过去,意图迅速结案,也让元狩帝怀疑他,叫人查安怀德发现他是靖王从西北带回来的养马奴。

被脱去奴籍,一手栽培至一省帅使,难怪忠心耿耿。

截至于此,元狩帝都以为靖王干得最出格的事是贪污赈灾银和谋害朝廷命官,有圣祖丹书铁券在手,没法杀他,却能削兵权、圈禁宗正寺。

解决心腹大患,元狩帝不是不能容忍靖王寿终正寝,但如果连霍惊堂和赵白鱼都觉得烫手,碰都不敢碰靖王的案子,他在淮南得是干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

元狩帝摩挲着手指,心脏下沉,无数次涌起他对靖王的杀意。

这时大太监来报“陛下,赵宰执求见。”

元狩帝“宣。”

赵伯雍进殿“臣参见陛下”

“免了,你看看郑楚之奏上来的折子。”元狩帝把折子扔下去。

赵伯雍捡起看完,心里一紧,面上不做表情,只是更为谨小慎微。

元狩帝“你如何看”

赵伯雍“如所言属实,事关重大,需将安怀德和司马骄押进京,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审查。”

元狩帝“你看谁能当这案子主审”

赵伯雍脑子转得飞快“东宫管着刑部,按理应该避嫌,大理寺目前还未有正式任命的大理寺卿,底下的人论能力、论资历,也挑不出能办差的。要处理这案子,能力、资历缺一不可,还不能和东宫有一丝半点的牵扯,必须保证能秉公办理临安小郡王能力卓绝,对陛下忠心,日月可鉴,和朝中门党亦无往来”

说着话的同时,仔细观察元狩帝表情,赵伯雍就知道该换口风了。

“虽是审理本案的最佳人选,但案子疑点重重,且与抚谕使有夫妻关系,恐怕难以服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