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陡转,夸赞如意簪才是其中至绝,优雅清丽,莹莹可爱。且用了佛家偈言如如,意为永恒,可见爱极如意。这应该是借物喻情。”
萧问策一脸思索的表情“琉璃如意簪是妇人佩戴之物,可能是借琉璃喻思慕女子。作者思慕的女子或许极爱琉璃如意簪,或许如琉璃般清丽优雅,在他心里,思慕的女子永远胜于天底下任何一个秾芳依翠的姑娘。”
他昧着良心夸“用情之深,可谓真情至性,感人落泪。”
崔副官和魏伯互相对望,喜欢佩戴琉璃簪的女子
京都府里一抓一大把
崔副官同魏伯悄声说“算了,将军来解决就行,我们何苦在这儿抓耳挠腮地猜碧的心上人”
魏伯“但愿碧思慕的姑娘还没嫁作他人妇,否则知道人也没用。”
崔副官心沉了下去,感觉还真不好说。
能让心高气傲的碧牵肠挂肚,为情所伤,必然是位不普通的女子。即使身份高贵,只要没嫁人就能请她出面说情,因是为救人,倒不会损坏声誉,旁人只会夸她高义。如果已为人妇,即便是为救人,难免会有二人私情的流言传出,不利于女子在夫家的生活。
碧追求不到心上人,该不会是真的爱上人妇吧
那也太禽兽了
胡思乱想中的崔副官猛然听到萧问策继续分析“如果是寄情于诗,很可能在诗里藏名,一语双关。下官以为,最有可能是如意或意如二字。”
“你说什么”
崔副官骤然惊叫,吓得萧问策战战兢兢以为说错话“下、下官说很可能在诗句里面藏名,当然都是下官拙见,下官才疏学浅,也有说错的可能,说不定这是借男女之情喻喻其他失意之情,还当结合作者本人生平方可确认。敢问大人,这首诗的作者是何人”
崔副官直勾勾盯着萧问策,看得后者内心忐忑不已,忽然笑了声,神情恍然大悟,忽而惊奇、忽而惊喜,古怪不已。
萧问策“大人”
“没你的事了,退下吧。”
萧问策满心疑虑地离开。
屋里的崔副官拊掌大笑“如意意如三年前我可算想起来了,碧三年前到京都府为将军医治,偶然去金环巷替那儿的女子们看病,没多久便害相思,再之后才失魂落魄远走京都,彼时花魁李娘子正好声名鹊起”
魏伯震惊“你说碧思慕的姑娘是李姑娘”
“错不了”崔副官语速飞快“我就奇怪将军当时何必亲自到花茶坊调查郑有,还起过将人都买下来的心思,还说如果小赵大人敢享齐人之福,便叫我把姑娘们都抢走。我当时就疑心将军被什么东西附身,如今看来,一切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妙巧该是灾民命不该绝有李娘子亲自出面,便是卧病在床,鬼手碧爬也得爬到江阳县时疫区来”
魏伯神思恍惚,不太敢相信,实在巧合过头。
“李娘子一句话就能让碧消失的医术天赋再还回来”
“你不懂。这些男男女女一旦沾了情爱,跟疯了似的,不能用常理揣度他们。我瞧着实在是巧,跟话本演出来似的,小赵大人真是”崔副官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换上苦闷和一丝丝崩溃。
邪了门了
惊喜冲昏头脑,倒叫他忽略这巧合来源于赵白鱼。
若换作旁人,他会说阴差阳错,弄拙成巧,好事一件,可到了赵白鱼身上就觉得怎么别扭怎么来。
将军好歹知道李娘子是碧的思慕之人,赵白鱼可不知道,他也料不到还能有时疫这一出。
一切当真是巧合,可也巧得太邪门了。
魏伯不懂崔副官的纠结,只说道“如果真是我们猜的这样,那说明好人有好报。五郎多行善事,黄天厚爱,才有天作巧合。”
此话一出,崔副官醍醐灌顶,心里的别扭和崩溃霎时雾散云开。
善因善果,便是如此。
海东青刺破夜色,穿过重重云雾,如离弦利箭一头扎向下面的山崖,数十匹战马身披重甲,疾驰过山崖小道,所经之处,地面轰隆作响,石子颤动。
最前头玄铁甲胄齐身的骑兵忽地勒紧缰绳,战马嘶鸣,前蹄高高仰起,猛地落地,马上骑兵头戴玄铁盔甲,只露出双眼,被夜色遮掩,抬起手臂,空中猛禽唳鸣一声,扑在他的手臂,锋利如刀的爪子甚至没能在乌黑沉重的甲胄上留下刮痕。
后头的骑兵几乎同时勒紧缰绳停下,安静地等待下一步命令。
看完海东青带回来的书信,霍惊堂冷哼一声,没有言语,只抬手臂做出令他们前进的手势,而后调转马头抄小路快速回京都府。
在京都府驿站处换下身上的重甲,连夜入京,将书信包在石子里破窗扔进李意如的房间里。
李意如率先开窗查看,没见到歹人,才打开纸条看完,当即披衣出门,找到秀嬷嬷将来龙去脉说明白。
秀嬷嬷一惊“这是救万人的大功德,还望娘子务必相助。”
“我要是不想帮忙,就不会来找您了。”李意如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