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清明(1 / 2)

胡家院内。

胡母穿着新做的枣红色褙子,喜气洋洋的迎接着亲朋好友。

“来来来,快进来,上房坐”

胡家这次摆了八桌,上房、堂屋、东西厢房各放置两桌,其中上房一桌是专门留给娘家人的。

“这菜不错呀”

典礼后,胖喵儿被安排着坐在了苏大山身边, 用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扫视桌面。

这菜里有鸡有肉有鱼,可以说油水十足,不说别的地方,单就他们大石村而言,这桌菜绝对拿的出手。

“苏家这小日子过得不错,咱杏儿嫁的好。”

苏大山笑的合不拢嘴, 民间有个不成文的说法, 婆家的荤菜添的越多, 就证明对儿媳妇越重视。

胡家这里足有四样“硬菜”,苏大山岂能不开心。

一顿饭,父子四人喝的醉醺醺的回了家。

三日后。

按照习俗,新嫁娘要带着夫婿回门。

山里太远,胡家一合计,便让胡立冬、苏青杏去了胖喵儿家,正好苏大山和苏家三兄弟都在那里。

他们也给置办了回门礼,分别是两坛酒、两盒糟子糕、一只鸡、十斤肥肉。

“买这些东西干啥,太破费了”

苏大山嗔怪的瞪了一眼,话虽如此说,他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此份礼也显示了胡家的办事风格,这户人家大气不差事。

“快进来快进来”

苏大山一边招呼着,一边吩咐苏青峰接过回门礼,直接送进了厨房。

堂屋内。

胡立冬红光满面,苏青杏情意绵绵, 新婚的喜悦、甜蜜在两人之间流转,他们坐在椅子上略显局促。

苏老太太不在, 苏大山只能一遍一遍的叮嘱。

“杏儿,跟立冬好好过日子,到了婆家手脚勤快些,家里的活儿多干干,孝顺长辈。”

“是爹,我知道了。”

苏青杏一一应下。

交代一番后,双方闲聊起来,说着说着便说到了养田鸡这块。

“村里养田鸡的人家挺多的,可胡家咱没养”

这几天在破庙挖蛙池,苏大山接触了不少大石村村民,可里面没有胡家。

闻言,胡立冬起身把苏大山空了的茶杯斟满,笑着道“去年家里跟着胖喵儿他们几个烧炭挣了些银子,今年初置办了十亩地,现在家里有三十亩地,就我们哥俩和我爹,实在忙不过来。”

“我爹说养田鸡还是算了吧,踏踏实实的把地伺候好,足够一家嚼用。”

“那倒是。”

苏大山认同的点了点头,这年头有啥不如有地,有地就不用饿肚子。

“爹这是准备留下来养田鸡”胡立冬反问。

“是有这么个想法。”

苏大山沉吟片刻,养田鸡的事胖喵儿已经跟他提过了,胖喵儿出钱苏家出力,最后收益一人一半。

“爹要是能留村里也挺好的,杏儿回娘家方便了。”

胡立冬转过头,温柔的看着苏青杏。

苏青杏脸一红,连忙低下头。

看着这一幕,宋家三兄弟都笑了。

转眼到了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日子。

一大早,柳叶儿按照春娘的提醒,准备了香烛、纸钱、素酒、贡品等祭祖物品,在周老三的指引下,他们来到了郑成义的坟头。

这里的坟有两个,除了郑成义之外,他旁边的坟头里埋着的人是郑海,也就是郑成义的养父。

这还是胖喵儿从村中老人口里听来的往事。

据说郑海是南方人,家乡发大水逃荒到了北边,全家都死光了,只剩下他一人。

后来机缘巧合下捡到了被遗弃的郑成义,便抱回了家当亲生儿子养着。

“爹,爷爷,我来给你们上坟了。”

“你们要保佑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财源滚滚、大富大贵还要保佑我找到夫子学习文章。”

胖喵儿蹲在坟前,把刚冒芽的小绿草一一拔除,又拉着柳叶儿、厉小刀、卫书、罗盘四人跪了下来。

一边烧纸一边道“爹,这是我帮你收的义子义女,以后他们就是咱老郑家的人,你多多显灵,保佑他们。”

稚嫩的声音里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闲话家常般跟躺在坟墓下的人一句一句的聊着。

“砰砰砰”

就在这时,厉小刀对着坟墓,实实在在的磕了三个响头。

“义父,请放心,我以后一定会照顾好胖喵儿,不让她受任何委屈。”

“我也会”

“我也是”

“我也一样”

卫书等人闻言,纷纷表态,他们学着厉小刀的样子磕起了头。

这边儿结束后,周老三又带着胖喵儿去了另一个坟头。

这里埋的都是周家人,苏青梅作为周老三的媳妇,被理所应当的埋在了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