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种子(1 / 2)

“胖喵儿,他们说的是真的吗真有黄头发、蓝眼睛的人吗”

李红枣拉着胖喵儿的手,脑袋凑过去和她窃窃私语。

“当然有。”胖喵儿肯定的点点头。

“你怎么知道”李红枣不信。

胖喵儿眼珠子一转“我在码头上听人提起过。”

“原来是这样。”李红枣恍然大悟。

胖喵儿捂嘴偷笑,黄头发蓝眼睛不就是欧洲人吗

前世铲屎官的助理就是老外,那人总想抱她,挨了她不少爪子。

说话的功夫,几人到了集市,这里非常热闹,人山人海。

不光是青阳镇,附近其他镇子,包括县里的人,都来了不少。

身影活跃在各位摊位上。

各种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关东大毛皮,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西域葡萄酒,香醇味美,降价处理。”

“香料,上好的香料。”

“鼻烟壶,玉制鼻烟壶。”

“绸缎、面纱,各种布料,随意挑选。”

“棉花,棉花甩货了”

胖喵儿、李红枣跟在李掌柜身后,一边走一边望,看的应接不暇。

突然

李红枣在一个摊位前停了下来,两眼放光,呢喃道“这头饰真好看”

这是两朵粉色绒花,上面镶嵌着银制的坠子,坠子成弯月形悬在绒花上,佩戴好后,走路时会一晃一晃,显得活泼又俏皮。

“这个怎么卖的”

李红枣伸手指了指,十分心动。

“这位小姑娘,好眼光,这种月型绒花在辽东府最是流行,不少富贵人家的小姐都争着购买。”

摊主先竖起大拇指,肯定了李红枣的审美。

继续道“你看看这颜色,透粉透粉的,坠饰做工,都是出自顶级银匠之手,光滑透亮没任何瑕疵。”

“价格也便宜,只要一两银子。”

“什么一两银子”

李红枣的声音陡然拔高,猛的瞪大了眼。

这、这也太贵了。

怎么不去抢

“算了,我不要了。”

李红枣脑袋耷拉下来,清澈的眸子中,隐隐透漏着几分失望。

在大石村他们家条件确实算不错,可是也没奢侈到会花一两银子买头饰的地步。

李红枣磨磨蹭蹭的转身,眼睛却停在头饰上流连忘返。

走在前面的李掌柜听见动静停下脚来,摸了摸李红枣的头,耐心的询问道“想要”

“有点想要”李红枣诚实的点了点头。

虽然在古代多重男轻女,但是李家不一样,他们对李红枣同样宠爱有加。

这会儿李掌柜看到她依依不舍的表情,心下一软,拿起绒花颠了颠。

“不值一两”李掌柜摇了摇头。

绒花本身不值钱,值钱的是上面的月型配饰。

“便宜点儿,便宜点儿我买了。”李掌柜开始讲价。

他做酒楼的,也算见多识广,对具体价格有个大致的了解。

“给你便宜五十文。”摊主道。

李掌柜摇了摇头“五百文。”

在他看来,这头饰贵在取巧,占个新颖。

“不能卖不能卖”

摊主挥挥手,不耐的打发人。

这时,胖喵儿走到卖棉花的摊位旁,扬起雪白的小脸,脆声声的问道“大叔,你这棉花怎么卖的”

“棉花质量不同价格也不同,有长绒棉、细绒棉、粗绒棉,看看你要哪种。”

“细绒棉蓬松,柔软有弹性。”

“长绒棉细长,弹性小,品质好。”

“粗绒棉棉棒紧密,滞硬。”

摊主介绍完,扫了胖喵儿一眼,看其穿着不像有钱的,于是介绍道“普通人家买粗绒棉就行,三十文一斤。”

“三十文”胖喵儿摸着小下巴,默默计算。

家里五个人没做棉鞋,被褥也需要重新续上棉花。

入冬了,他们还得做厚实的棉袄。

这么一来,至少得十斤打底。

“我要十五斤。”

胖喵儿小手一挥,宁买多不买少。

“小丫头,你确定”

摊主左右瞧了瞧,见她身旁不像有长辈跟随的模样。

“确定。”

胖喵儿摘下荷包,数出四百五十文钱递了过去。

“行,你等着,这就给你打包。”

摊主把棉花称好,扯出一根草绳熟练的捆了起来。

不一会儿,棉花被捆成巨大的雪球,有一米多高,直接能把胖喵儿装下。

“我来拿吧”

李掌柜笑了笑,从一旁走了过来,主动担起拿棉花的重任。

“卖碳,卖碳喽,上好的碳,无烟无尘,取暖过冬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