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声,每个人脸上喜气洋洋。
胖喵儿家也不例外。
这是他们在一起过的第一个团圆节。
一大早,几个孩子早早起床,聚在堂屋内商议着。
“今天咱们吃什么”罗盘问道。
“当然是吃饺子”柳叶儿理所当然的道。
俗话说,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
“还有月饼”胖喵儿补充。
在她还是一只猫的时候,每个中秋节铲屎官都会给她吃月饼。
而且还是鱼肉馅的,是特意为她定制的。
“饺子吃白菜肉的,月饼要豆沙的。”
“我们在买些彩纸做河灯,晚上去小溪边放河灯许愿。”
“咱们是不是也得串门送节礼”
几个孩子绞尽脑汁的想着中秋节该做的事。
“走吧,咱们去镇上买东西。”
厉小刀招了招手,把驴车套上牵出家门,拉着柳叶儿、卫书、罗盘、胖喵儿直接去了镇上。
今天的青阳镇格外热闹,节日气氛浓郁,趁着节日出来赚钱的货郎、小商、小贩也不少,随处都能听到叫卖声。
不用专门去集市,一走一过就能看见他们流转的身影。
“这月饼怎么卖的”
胖喵儿跳下驴车,走到一处摊位前,指着摊上的月饼问道。
“月饼五文钱一块,有枣泥,豆沙,五仁,芝麻”
摊主见胖喵儿俏皮可爱,又坐着驴车来,想必家里条件不差,介绍的时候格外卖力。
“五文一块”
胖喵儿想了想,转头唤着柳叶儿“姐,我们买多少”
柳叶儿步履轻盈的走了过来“咱们家买十块就够了,吴婶子得送两块。”
“里正爷爷家送一斤,红枣家送一斤,大伯娘家送两斤,周家那边”
这一份柳叶儿拿不定主意。
“也送两斤吧”胖喵儿直接道。
不为别的,还得看她爹的面子。
至于大房那边,许氏、周芸对她不错,讨厌的周莹又送了她布料,过节她送两斤月饼,也算是回礼。
“那行。”柳叶儿点了点头。
看向摊主“老板,给我们来二斤枣泥,二斤豆沙,一斤五仁,两斤”
月饼用草纸包好,系上草绳,几人拎会车上放到背篓里,紧接着又去了猪肉铺买了两斤肉,又在菜贩子那里买了颗大白菜。
“卖彩纸卖彩纸做河灯的彩纸”响亮的声音吸引了胖喵儿几人的注意。
无论是厉小刀还是罗盘、卫书、柳叶儿,他们的年纪都不大,放到现代也不过是小学生和中学生,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年纪。
他们寻声围了过去。
“几位是买彩纸还是买河灯”摊主询问着。
一个是成品,一个是未成品,价格自然不一样。
“买彩纸,我们自己做。”
厉小刀斩钉截铁的说着,只有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才有意义。
“对,我们自己做。”
胖喵儿脑袋里已经开始勾画,要做出什么摸样的河灯。
一番交谈后,他们交了二十文钱,拿着彩纸离去。
先是到了东华街,厉小刀把驴车赶到杂货铺,寒暄两句,送了节礼,几人便告辞离去。
回到家,五人各自分工,柳叶儿去隔壁给吴婶子送月饼,卫书去李郎中家,厉小刀去孙里正家,胖喵儿去周家。
至于罗盘,哪也去不了,只能留在家里和面、剁肉和大白菜。
胖喵儿到时,他们正在做饭,和胖喵儿家不同的是,他们准备了鸡、肉、鱼等等。
“爹,我来看你了。”
胖喵儿甜甜的唤着,把节礼递了过去,东西不多,代表着她的心意。
“买这些东西干啥”周老三嗔怪的瞥了一眼。
他也知道,胖喵儿现在不差钱,可还是舍不得闺女乱花钱。
“你回来看看就行了。”
周老三抬手拍了拍胖喵儿的脑袋,一双眼睛左右看了看,略显心虚的从怀里掏出一只绒花塞进胖喵儿手中。
悄声道“闺女,这是爹给你买的,快收起来。”
这幅做贼的样子逗乐了胖喵儿,她随手把绒花放进袖口,歪着小脑袋打趣道“爹,你怕奶知道呀”
“咳咳”周老三尴尬的轻咳两声。
“你这孩子,说啥呢,你奶现在挺好的,就算知道了也没事。”
胖喵儿不信的撇了撇嘴。
这时,四郎恰好从东屋出来,看见胖喵儿立刻跑了过来,想要拉她的手,被胖喵儿一个闪身避了开。
“你想干什么”胖喵儿瞪大了眼。
四郎憨憨的挠了挠头“我想找你一起做河灯,胖喵儿,你做不”
“做啊”
胖喵儿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