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改色撒谎的本事啊
杏花村比刚才还热闹,晏尚书看了看,前门应该还是挤不出去,便往后院走。
他刚走到后院的水井处,就听到有人在后面喊他,却是钱令月。
晏尚书上次在落华山也与这个姑娘见过两次,印象中属于沉静孤僻的性子,不知道怎会突然来寻他,还一个丫鬟都不带。
钱令月走到跟前,福身见礼,“晏尚书,小女子姓钱,因生于二月,父亲赐小字令月,见过大人”。
晏尚书,“”
突然就有股不详的预感。
他就只是来看看自己编的话本子到底受不受人欢迎啊,报应有必要大成这样吗
“想必大人也听说了,小女子身世飘零,前些日子蒙温大人不弃,收为义妹,托庇于程老夫人”。
晏尚书,“”
那股不详的预感更强了
钱令月说到这,直起身子抬起头,将自己美丽的脸完全露了出来,直直看向晏尚书,“听闻大人发妻于三年前亡逝,最近有续弦之意,大人看令月如何”
晏尚书,“”
现在的闺秀都这么大胆且直接的么
他不说话,钱令月也不急,目光平静地直视着他,等他给她一个答复。
半晌,晏尚书艰难开口,“本官,今年已年有四十七”。
“令月年十七”。
钱令月目光毫不闪躲,“令月问的是大人愿不愿意娶令月,大人不必顾左右而言他”。
晏尚书,“”
如果他问她为什么不选个年貌相当的少年郎做夫婿,反而跑这问自己这个半老头子,会不会又被她训斥“顾左右而言他”
钱令月又等了一会,见他没再开口,屈膝福了福,“既如此,请恕令月冒昧,告辞”。
“哎”
钱令月猛地抬起头,惊喜叫了声大人。
少女那一刻纯粹的惊喜让她美丽的脸庞笼上了令人心悸,又心驰神往的光彩,阅美无数,多情风流的尚书大人只觉自己一颗沉寂已久的心又砰砰跳动了起来。
那是少年时,令他一见心折的美人会给他带来的心动,陌生又熟悉,却美好地令他几乎想立刻挥毫写出个千八百首缠绵悱恻的小令来。
美好的人儿让他心折心动,也让他灵感泉涌。
他本以为以为随着宦海沉浮,随着案牍劳神,随着年岁渐长,他不会再有那样美好的心动心折,没想到这个身世飘零却大胆的小美人儿竟给了他这样的惊喜
到他这个年纪,心动一次难之又难,岂可轻易辜负
不再年轻的尚书大人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嘴角温文又稳重的笑意带上了三分少年疏狂与七分名士风流,笑盈盈俯身揖手,“晏某之幸”。
小美人儿这般大胆主动,难道他还惧了不成
饶是钱令月在来之前早就做了几百遍心理准备,却还是在他这一笑中红了脸低了头,“那令月等大人遣媒前来”。
她说着微一迟疑,忽地倾身踮起脚尖在晏尚书脸上轻轻一啄,又立即后退,勉强镇定道,“先落个表记,大人万勿失信”。
说完这句话,她的脸几乎红成了这世上最显鲜艳的胭脂,匆匆行了一礼,落荒而逃。
晏尚书哈哈笑了起来,钱令月的脚步更加忙乱,几乎要同手同脚,差点绊了一跤,回头恶狠狠瞪了晏尚书一眼,小碎步迈得更急了。
晏尚书笑得更加开怀,他已年至半百,能得这个小美人垂青,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第二天晚上,程尚书刚回家就被老妻叫进了房,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程尚书惊讶,“老晏遣媒人来求娶钱姑娘”
程老夫人没好气瞪了他一眼,“你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一大把年纪了
在家里养那么多歌姬美婢的还不够还要求娶人家青春年少的小姑娘,老不修”
程尚书,“”
养歌姬美婢的不是他,求娶小姑娘的也不是他,他怎么就不是好东西了
“这门亲事,我绝对不会答应不过,那老不修到底身份不同,你去向温大人知会一声”。
程尚书被她说得莫名其妙,“夫人,你是不是忘了钱姑娘只是温大人寄养于我们家她的亲事轮不到你同意还是不同意的”。
程老夫人一噎,狠狠瞪了他一眼,“反正不管怎么说,我就是不答应”
程尚书想了想,“也不至于吧,老晏是一部尚书,年纪也算不上很大。
他发妻亡故后,他就将身边乱七八糟的人都打发了,钱姑娘毕竟身世不好,也算是门好亲了吧”
老妻不知道,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钱令月是钱光祖的妹妹,身世一旦曝光,不但她,连温楚都要跟着倒霉
如果能嫁给老晏,倒是美事一桩,总不会有人胆大到去查一部尚书夫人的老底。
程老夫人一听就炸了,将程尚书骂了个狗血淋头,骂他想仗着位高权重,强抢民女。
程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