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说道“茂哥儿也该有三岁多了,再过个年把就得启蒙了,你可为他请好了先生不曾”
贾琏闻言挠了挠头,颇有些尴尬的回道“姑父您也知道,我和我家老爷于读书一道都不精通,我们家的姻亲故旧,也都是武将人家,找个靠谱的先生,实在是难得很呐。”
林如海并不意外,如今的大干国因为天下已定,朝廷对于武将的重视远远不如文官。而荣国府一向是勋贵做派,很不受清流的待见,即便他自己是探花出身,家族从前也是文官世家,和贾敏成亲后都被文士们隐隐排挤了几回。
更何况贾琏其人,虽然因着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外加上几样高产粮种的推广,使得贾琏在百姓口中声望很高。
但是文人这个群体却不然,许多人认为贾琏颇有沽名钓誉之感,更有甚者,因着贾琏与当今关系颇为亲近,还说他是皇权的走狗云云。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琏自然难以请到什么大儒名士,但茂哥儿又是贾家下一代的嫡长孙,教导他的先生必得才德具备方可,不然就是误了整个贾家了。
贾琏见林如海面上的神色,心念微动,但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殷切的看着林如海问道“姑父您的同门同窗甚多,不知道可有推荐的人选,我必定扫塌相待,决计不会亏待了对方去的。”
林如海自然是有的,若不然也不会叫贾琏来商议,见他发问也没有卖关子,当即说道“我从前未考中进士的时候,曾经出去游历过一年多,在两广一带遇到个友人。他是前朝名士之后,但却于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只愿过自由自在的桃源生活,我们二人结伴游历了一年,颇有知己之感。”
“他的学问绝不在我之下,不过我身负家族期望,后来就独自回京考试任职去了,此后有十几年未见。前几个月,他却又找到了我,原是他家中妻子重病,需得用人参燕窝这等珍贵之物养着,因此钱财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家境逐渐寒微起来。”
“他来寻我,也是想找个地方坐馆,得些束脩为妻子治病。我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了,一来你家中豪富,不在乎这些外物。二来那人确有才华,不但茂哥儿能学习,连你都能跟着学些东西,决计不会让你失望的。”
“只是不知道,琏儿你意下如何”
贾琏听了沉吟半晌,听林如海的意思,这是个大才之人,且能为了老妻放下从前闲云野鹤的志向,品性方面也当是无疑的。这样的人,给茂哥儿启蒙确实极好,还能为自己做个谋士军师,这算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了。
如此说来,若不是林如海想着自己,这样的人选可不好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