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过度了。
“琏儿过来坐下,你媳妇这是聪明呢。生产时若是一味的大声叫喊,非但不能减轻痛楚,还失了体力精气,更不利于蓄力了,闷不出声的才好使力。头胎总是艰难些,不过顾嬷嬷和吕娘子都是个中好手,凤丫头在孕期又养得精心,必是能平平安宁的。”
贾琏心中虽然担忧,但也唯恐自己再次被撵,只得选了张椅子坐下。
一家子都在焦急等候的时候,外头突然有个婆子传话,说是刘姥姥和刘氏、青儿祖孙三人来了。
贾史氏忙命人请进来,就见着三人带着两个小丫鬟,提了两个大包袱进了院子。
双方见了礼,刘姥姥推了推青儿道“青儿,给老太太、太太和你干爹问好。”
青儿如今已经三岁多了,正是软萌可爱的时候,闻言笑眯眯的行了个万福礼,虽不怎么标准,但也很难得了。
贾史氏笑眯眯叫了起,又命人抬了椅子上茶招呼“亲家怎的这个时候来了,可用过早饭了不曾”
刘姥姥笑呵呵的坐下回话“原是青儿他爹去了衙门,却说姑爷今儿没去,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是姑奶奶发动了。他托人给我捎了信,我在家里就坐不住了,这才贸贸然上门来了。”
贾史氏闻言,感动道“您对凤丫头的一片心,倒像是对自家女儿一般了,这么着急忙慌的过来,想是还没有用早饭呢。凤丫头的小厨房里,张嬷嬷的手艺最好不过了,咱们今儿也吃顿好的,尝尝有什么新奇的没有。”
刘姥姥连连摆手,推辞道“我们吃了饭来的,老太太万不用如此多礼了,府上今日事多,我们都知道的,咱们常来常往的,我是再不会和老太太客气的。”
贾史氏见她决意不受,这才罢了,不过还是吩咐人去厨房端了几碟子点心来。
刘姥姥命身边的丫鬟打开包袱,里头都是刘氏和她娘两个做的,虎头鞋虎头帽,百家衣等等,算不上多珍贵,但一针一线都能看出王家人的用心来。
便是贾史氏见了也颇为动容,对于自家这个孙媳妇如此看重王家,心中倒是更认可了几分,确实是个好的,值得交往。
辰时正,天边第一缕朝阳划破天空的时候,屋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外面坐立难安的几人,闻声都站起了身,贾琏步子飞快的跑了过去,隔着房门问道“男孩还是女孩奶奶现如今可好”
赵嬷嬷笑眯眯的开了门出来,冲着贾史氏和贾琏等人报喜“恭喜老太太、太太、二爷,青姑娘,二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七斤八两,母子皆安”
贾史氏和邢夫人笑得合不拢嘴,扶着丫鬟的手就进了产房,刘姥姥和刘氏也为王熙凤高兴,笑着跟了进去。
贾琏眼巴巴的跟了两步,被眼疾手快的赵嬷嬷拦了下来“二爷现在还进不得,等到我们收拾好了,再请二爷进去看看哥儿。哥儿生的极好,那眉眼像极了二爷呢,如今正在由产婆带着洗澡,洗完了就抱出来给二爷看。”
贾琏心有不甘,却不敢突破赵嬷嬷的封锁线,只能站在门口跺脚干着急。
平儿和安儿几个,拿了王熙凤的衣裳过来,冲着贾琏说道“二爷且坐坐,我们进去给奶奶换身干净的衣裳。”
贾琏没好气的往一边挪了挪,让出了门口的位置。
平儿几个闪身进去,又把门给关好,不论是刚生完孩子的王熙凤,还是刚出生的哥儿,都见不得冷风呢。这四月初的天,还冷着呢,可不敢轻忽大意了。
等到她们手脚麻利的收拾好了屋子,把沾了血的被褥衣裳都拿走,屋子里另外熏了香散味儿,这才允了贾琏进去。
贾琏进了屋子,没来得及去看儿子,先直奔床榻而去。
王熙凤头上戴着秋板貂鼠昭君套,正在由刘氏喂着喝汤呢,旁边刘姥姥、贾史氏和邢夫人,还有个小小的青儿,围着刚出生的小婴儿打转说话。
青儿扒着小摇篮,好奇的问道“小弟弟的脸为什么皱巴巴的还红扑扑的,他为什么不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呢”
邢夫人笑着给她解释“刚生下的孩子都红扑扑皱巴巴的,养上几日就好了,他还小着呢,如今还不会睁眼看人。”
青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转头就抛到脑后,只顾着看小宝宝了。
贾琏听了一耳朵,又等到王熙凤喝完一碗汤,刘氏拿着碗走了,这才挪到床边坐下“凤儿辛苦了”
王熙凤刚刚也是累惨了,这会子脸色还有些发白,手脚都觉得使不上力气。她半靠在软枕上,望着那边被众星捧月的儿子,又看了看眼前满脸殷切心疼的贾琏,忽的就释怀了许多,这辈子,或许他真的是真心的呢。
王熙凤柔柔一笑,配着苍白的脸色显得格外清丽柔婉“不辛苦,我喜欢孩子,你把孩子抱来我看看。”
贾琏闻言,忙挤到贾史氏身边,陪着笑脸道“老太太,凤哥儿说她想看看孩子呢。”
贾史氏见了这胖乎乎的曾孙子,心里也觉得高兴,闻言笑着道“快抱过去给凤丫头看看,她这次可算是立了大功了。传我的话,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