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然凭着一个爵位,那就是一个空架子。
至于荫官
荫官在仕途上是走不远的。而且,还会被排挤。
本来勋贵就是武官一条道,这往文官里凑,那就是够扎眼。若是还不走正途,那是堂堂科举出仕。这简直就跟异类一样的扎眼。
孙继宗无能啊,他想来想去,这真想跟楚郡王撕开,那就只能走文官一道。
若可以的话,哪怕去翰林院,又或者没本事,那就是挤进礼部寻一个清贵的位置。那总归做京官。
只要有官位在,才能更清楚的瞧着朝堂上的风波。
想躲开,总要看清楚风向。
若不然,往哪儿躲
“好。”孙家太太不拒绝。
可对于儿子是否能读出一个名堂来孙家太太不敢抱着希望。
可不抱希望又如何
孙家太太听着儿子说的话,那些老祖宗的警告,孙家太太心跳的利害。明明孙家如今的富贵得来,那是老爷和大儿子用命挣来的。
如何在皇家那一摊子事里,就要让一家子人都没一个活路。
对于女儿当初由得挣一个前途,那是挣到皇子府上去。
孙家太太问着自个儿,那后悔不后悔
孙家太太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要后悔。
当初若不是女儿进了皇子府,大儿子耀宗如何在军中出头那背后是有甄家在支持的。
想着甄家,孙家太太又是一声的叹息。
孙府要守孝。
可孙家出了一位广宁男爵啊。这等大事,整个淮南郡都是惹来注目的。孙家太太的娘家,张家的老太太那是上门来。
这是来瞧了女儿。
张家老太太这一位孙继宗的外祖母上门,这一家子人自然都是要拜礼的。
“我这女婿啊,也是福薄。”张家老太太瞧着外孙、外孙女,还有曾外孙女。她也是感慨。她道“我一个老婆子,那是一把年纪了。且不让你们做小儿女态,都坐,都坐。”
一屋子人,张家来客自然是张老太太,还有张大太太跟张三姑娘。
这里面张大太太是孙家太太的嫂子。张三姑娘是张家长房的嫡出姑娘。张家也是皇商出身,这可以说,张家以前跟孙家那是门当户对。
如今嘛,两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最后,张老太太跟女儿谈话,这自然是母女谈心。
旁的小辈们也是一一告退,去了花园子里。
张大太太这儿,倒是由得外甥女孙小秀给引了路。张三姑娘也是一路同行。张三姑娘人容貌美,那声音说话也好听。
孙小秀与这一个表姐倒是谈得来的模样。
张大太太瞧着,也是暗自一翻的思量。张大太太也是琢磨着,老太太那儿跟小姑子会谈的如何
屋中。
张老太太与女儿说道“说你福薄,是女婿人好,我那大外孙子也是一个有本事的。可惜,挣得这一翻的家业,如今他们倒是福薄。你往后啊,好歹还有一个依靠,瞧着继宗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是啊,继宗是一个孝顺的。如今府上的一切全靠着孩子他爹,以及耀宗留着的底子。皇家赏了爵位,府上不缺了富贵的日子。”
孙家太太这般说话。
可她心中的担忧却是与谁讲啊
儿子继宗能跟她讲一讲。
母子一个商量。可惜,商量来,商量去,继宗只一个法子,那就是考科举。那给府上再求一条活路。
“三年守孝,这时间最是快的。继宗的婚事,你如何想”张家老太太还是跟女儿问道。
“甄家递了话。”孙家太太说道。
“甄家。”张家老太太迟疑了一下,才道“淮南这一片天,那就是甄家来做主。甄贵妃生了九皇子,如今元秀又是楚郡王,这一位九皇子的侧妃。瞧着孙府跟甄府,这怕是连了一块儿。”
“甄家的亲事,倒也是合情合理。”张家老太太当然是知道自家事。
张家人都想巴着亲戚关系,那想让张三姑娘嫁进孙府。亲姑母当婆婆,这如何都是有说法的。可张家老太太没糊涂。
若是原来的话,那能攀上亲。
现在一个爵爷的身份,张家哪能凑上去,那会自讨没趣。
再则一听甄家对于外孙继宗的婚事插手了,张家老太太合计着,这一门婚事也是当得起。算得是门当户对。
“我拒绝了。”孙家太太说道。
“你可是有更好的对象,那要说给继宗”张家老太太这琢磨,这肯定是女儿有更好的人选。
“继宗想进学,继宗有心考科举。他真是走文官一途,还是要娶一个文官家的闺秀,这对于仕途更有利。”孙家太太寻得这般一个借口。
“更主要还是他爹给继宗批过一回命,说继宗不能早娶。”孙家太太这般说了话。
把孙老爷般出来,这便成了父命。父命不可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