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等突袭,本来就是趁人不备。
一旦霸王封在秦川的秦王反映过来,再是招呼在赵地的旧识,那时候,汉中王这点子家底是吃不消的。
至于秦川治下的百姓
这些百姓若是在以前那自然是天下最张的兵源。可现在嘛,在始皇治下时,他们没得到恩惠。他们明明一统天下,可最后落得依然是沉重的徭役与赋税。
明明一统天下是六代君王的遗愿,明明说一统天下就是会过上好日子。
可始皇没给这些百姓兑现这些美好的愿景。
这才是为什么始皇的社稷江山不稳。
二世就亡的真正原由。
因为秦川是始皇的根基,根基动摇了。
几代人的血,最后得到富贵的只是那些贵族。那些真正流血的百姓,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恰恰相反的,用他们的血挣得的富贵,那被上面的贵族全部搂进了自己的腰胞。
留给这些百姓的只是更苦的日子。
那么,于活不下去的百姓而言,活路都没有,只能去死了。其它的一切还重要吗
不重要。
福生要借鉴的就是原身记忆中的李季做法。
约法三章,真的很有效果。
有些时候,李季这一位做过亭长,那是在底层当过官僚的,又是做过游侠儿的人是非常了解这一个时代的底层百姓,那追求的是什么
只是一活命的吃食。
连活路都不给,凭什么让人去死
于是,福生要做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年是霸王称伯的第三年。
这一年,汉中王府下面的兵马,那是出蜀州,入秦川。用声东击西之法,暗渡陈仓。在秦王没反映过来前。
那就是拿下秦川的关隘。
八百里秦川被锁。如今就是两只人马来争夺这片土地的统治权。
汉中王的军队与秦王的军队,那是正面撕杀。
一切与福生记忆中的一样。
秦川的百姓对于始皇统治时没得到任何的恩惠,那对于前朝没什么留恋。可对于秦王这一个出卖前朝的前朝降将,最后被霸王封王,那更没有什么认同感。
在哪一个时代,叛徒都是最惹人憎恶的。
秦王在秦川的百姓眼中,那就是这么一个讨厌的人。为何不说秦川的贵族与世家
在七国遗民攻破秦川,那是灭亡前朝时。那些寄生在前朝身上的贵族与世家已经被霸王杀了,又或者带走了。
只能说留下来的,那都不是什么名单上的贵族与世家。
这在福生眼中,这是一片权力真空的空白力。
只要扫除秦王这一股势力。在这八百里秦川,那便是能由得汉中王府施力治理。总之,没有贵族与世家的掣肘,那一切都会更容易统治。
空白的纸面,那是最容易做画的。
权力被扫除障碍也是一样的。
秦王的势力只会越打越小。
福生提出来的约法三章,那也是安慰住当地的百姓。
这一场大战,在早有准备的汉中王府的军队下,秦王输了。
这世道自然是赢家通知。于是,汉中王的治下便有了两块地盘,蜀州与秦川。
这等事情瞒不过天下的有心人。对于这天下的大棋盘上,在此时自然又是添了一个有心争霸天下的棋手。那便是汉中王府这一股势力。
明面上的汉中王自然是李三郎,实则掌权的是福生。
福生做的事情,只是团结大多数,中立一部分,最后才是针对一小摄。
福生摸着李季这一颗大石头,那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河。提拔人才,恩赏荫封,一切不吝啬。在打天下时,大方的君王总是最讨人喜欢的。
至于后面如何收拾那些功高震主的
福生不缺了法子。
可福生在如今不会想那些,因为打天下时,最忌讳的便是吝啬鬼。
对于那些真正有能耐的,封侯
这太小气。
福生只在朝堂上说道“封王,待我儿成为皇帝,区区一个大王如何舍不得”
“这天下当与诸位共享之。”福生嘴里是这般说的。
对于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在这等时候想踏上争霸天下的棋盘。那需要本钱的。可是,这等入局已经有要求。
没有本钱的人,要么投靠一股势力。要么,只能做望别人去实现报复,而自己无能为力。
巧妇都为无米之炊,英雄也是无钱寸步难行的。
时光匆匆。
这一去,便又是五年。
天下的局势已经明朗,南北争锋,汉王与霸王两股势力已经是天下唯二的。其余的势力已经在争霸的棋盘上被扫除掉。
此等关乎天下的时候到了。
谁是大赢家在这等时候已经轮到决出胜者。
这一年,福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