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收回去,不然,郭盛的女眷和子嗣,那命运已经注定。
当晚,可能是喝了酒,坤德帝的睡意不错。
这一睡,就是睡过头。
次日,在牢中,杨氏、白小娘,还有郭岦、郭峒的面前有一餐还算得丰盛的吃食。
这是牢头给的提点,这是断头前的一餐饱饭。
白小娘哪有心思吃饭,她的目光一直望着杨氏,那里面全是恨意。
杨氏却是双眼无光,杨氏这时候也是后悔,她后悔让郭岦、郭峒离开的晚了。妹夫的信,那边着两回的家书,那又是在杨氏的脑海里回响起来。
“表妹,你且用些吧。至少去了地下莫做一个饿死鬼。”杨氏对着白小娘说道。
“表姐倒是在如今这份上,那还不落您的风度。”白小娘的语气冷冷的。这二人的态度依然是针锋相对。
又或者说只是白小娘针对杨氏。
杨氏叹息一声,说道“是我对不起表妹,是我对不起岦哥、峒哥,若是”杨氏后悔极了。她的目光是望着郭岦、郭峒。
郭岦、郭峒两个少年明明是害怕的,却是强自装了镇定。
他二人道“儿不怕,儿是郭氏的子弟,儿不怕。”
兄弟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那都是强装着镇定。可白小娘这会子已经哭出来。
对于郭氏一门,那在坤德帝这儿的劫难。
杨氏的娘家人那边却是半个字都没吭声。这会子,那是躲都来不及的,如何又是掺合进来。这时候掺合进来,那就真真要丧命的。
杨家人躲了。
白家人自然更躲了。
等着郭盛再度得到京都的消息时,他知道就是他成为天地间的一个孤寡之人。他已经无父无母,无妻无儿。
看着书信,看着京都发生的一切。
郭盛强自忍着,那是看完书信。到最后,郭盛心头一阵的翻涌。
他是哇的一声,一口吐了出来。那信纸上,一时间就是满满的一摊红渍。那是血,那是郭盛的心头血。
“大帅。”
亲兵也是吓唬住了。
郭盛眼前发黑,可他强忍着,一直忍到了一切的结束。他摆摆手,道“本帅无事。”怎么可能没事
郭盛只觉得世间一切离他太远。
郭盛觉得他活着就是一具行尸走肉。可又如何呢
郭盛在此时此刻能恨谁
郭盛能做的就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他其时什么都没有想。他只是在放空自己的大脑。郭盛在帐中那是枯坐一天一夜。
等着他想通后。
他召集了众将,他把京都发生的一切报信的探子,那是与诸将都说了一遍。这时候的郭盛又是恢复往昔的风采,他似乎还是那一个稳如泰山的军中大帅。
可郭盛自己最清楚的,他已经心若死灰。
下面的诸将各有各的看法。
可最统一的看法就是一个,那便是打回京都去。
有人想升官,那自然巴不得郭盛造反做皇帝。
也有人有异议,这直接造反会授人以柄。
最后还是郭盛拿的主意,那便是“清君侧”。这真是清君侧吗可能仁见仁的问题吧。
郭氏一门的风风雨雨。
福生在任上得到消息时,福生都是沉默一回。
明明已经提醒了多回,可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改变。大舅哥依然被坤德帝给下狠人灭门。想一想长房的诸人,大嫂是一个合格的大妇,白小娘也是一个会心疼孩子的小娘。还有郭岦、郭峒这一对小郎。
福生最后余下一声的叹息。
他在想,当初若是他到任上时,那能带上那一对兄弟可这只是想想。依着朝廷的法令。出征在外的将领家眷,那只能是留在京都。当然,这是官职到一定的份上。
就郭屻的官职还不够。
若是郭屻的官职够了,连福生一家子都一定得留在京都的。
朝廷的法度摆那儿。
福生的身份摆这儿,他是没法子违坑的。可他的提醒,也是盼着大舅哥以周国公的身份,那是暗中插一手,那是能护下郭岦、郭峒兄弟。
如今看来倒成虚妄。
福生知道这天啊,那很快要变了。
京都却是天变。
坤德帝派了心腹,那是想传旨给郭盛的军队。那想瓦解掉军心。可郭盛那还真不是浪得虚名。郭盛一路带着在军直逼京都。
最后,自然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帜。这要扫平坤德帝身边的小人。
坤德帝没投降。
或者说,坤德帝是怕的,他还真想着投降。那就把身边的小人们给卖了。总之,千错万错都是身边马屁精们错了。
坤德帝是皇帝,皇帝没错。
坤德帝想的挺妙,好歹有一条活路。
或者说,坤德帝还想着卧心藏胆,那是先苟下来,那是以便图后路。总能谋得东山再起。毕竟,他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