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4 / 7)

的能接受。皇后病逝,确实有因果。

中宫皇后的死,不是后妃们有那能耐做的。这是皇帝的生母周太后在死前安排的后手。

周太后的目的更简单。

周太后在死前已经看明局势。太子被废,那是一定。

太子被废,皇后的位置就不应该做稳。可偏偏皇帝、皇后的感情搁那儿。这让周太后觉得皇后有点碍眼。太子被废,国本不可动摇。这必然要册立新的太子。

新太子是谁

周太后希望是周贵妃所出的三皇子燕王。

燕王身上有什么缺点

在周太后老人家的心中,燕王就是缺一点,那就是生母的身份不够。要知道,皇后膝下的儿子多呢。就是太子被废,还有二皇子,还有九皇子。

周太后是想三皇子燕麦被册立为新太子。可若说周太后对皇子们出手那不可能。那也是她的亲孙子们。

皇子们是周太后的亲孙子。周太后会手软。

可皇后只是儿媳妇。还是一个不怎么得周太后欢心的儿媳。周太后就不必太顾念旧情。周太后想的就是让三皇子燕王有一个更合理的身份。那能被册立为新太子。

这自然便是嫡子。

皇后让位,周贵妃就有机会登上凤位。

当然,这是永治帝查出来的东西。

这查出来的东西让永治帝很愤怒。

亲娘在他和娘家中选择,这选择了娘家。这让永治帝感受到伤害。皇帝精神上的伤害,自然要弥补的。

那么,永治帝原先看三皇子燕王还是觉得这一个儿子有些可挑之处。现在再瞧,就是觉得他奸柔成性,非是善类。不类己。这是永治帝给三皇子的评价。

对于一个有野心的皇子而言,在老父亲那里得一个不类己的评价是很致命的。

偏偏周贵妃与三皇子燕王还不知道,永治帝查到了周家谋害元后的事儿。这母子二人还在为皇后、太子的宝座,那是一起努力。

偏偏有时候努力了,不是一定有收获的。

皇后逝。

东宫太子在二皇子拜访一回后,就是闭门谢客。

不肖几日。

永治帝收到消息。太子逝。

太子是自尽的。这一个消息让永治帝知道时,他是愣神许久。对于嫡长子出生时,若说没有大期许那一定是假的。

可他们父子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永治帝在回忆。

明明至亲如父子,最后却是刀兵相向。

永治帝伤心是一时的,对于一位帝王而言,朝廷社稷更重要。东宫的太子被圈禁。也是被废掉的太子。他的身后事总要有一个定论。

永治帝最后给废太子的身后事下了旨意,以亲王下葬。

这事情似乎在太子死后,一切就是真告一个段落。

毕竟,这一位废太子的死,也算得给太子的子嗣们留下一条生路。皇帝虽然没见这些孙子、孙女。到底还是给他们册封了爵位。

不是亲王、不是郡王。

只是给这些孙子、孙女们册封了国公、县主的爵位。不,应该说也有例外。那就是废太子的嫡女。这一个唯一嫡出的嫡女。永治帝给了一个荣宁郡主的爵位。

永治十七年翻过,进入永治十八年。

永治帝没有册立新的太子。哪怕朝臣劝立,永治帝也没有动摇决心。

周贵妃在这一起子事情里,还被永治帝降位。从贵妃位降为妃。周贵妃,不,应该是如今周妃的位置。那自然是显得有些尴尬的。

毕竟,后宫里也讲一个母凭子贵。

三皇子燕王大受打击。母妃被降位,在外界看来只会是一个信号,那就是皇帝不满意三皇子燕王。若不然,皇帝想册立三皇子燕王为太子,那后位空缺的情况下,周贵妃被册立继后。燕王就是顺利成章的储君人选。

燕王上不了位。

那会是谁上位

朝臣们的眼睛在诸位皇子里打转。

永治帝在此时,又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给甄妃晋封位份。甄妃升为甄贵妃。

这一个信号落入以广善伯府为首的金陵四大家族眼中,这自然便是皇帝可能有意册立宁王十皇子为太子。

十一皇子是诸皇了中唯一未大婚的。

这是暗示吗

广善伯府一时间,那是门庭宣赫。总之,广善伯府在皇帝的“暗示”,至少,广善伯府觉得是暗示下。那已经起心为十一皇子宁王的太子之位铺路。

如何铺路

自然是权势开道,自然是金钱成就。

想夺嫡,缺了朝堂势力那不成。缺了金钱经营人脉也不成。

广善伯府在暗中做了许多的小动作。也是拉拢了许多的人手。甄尚德就是在广善伯府这等需要用人的时候,那是表现出自己来。

于是,甄尚德一直谋划的与甄家联宗,这自然成功。

甄尚德还是老家的发妻不幸,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