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节 关外的坏消息(3 / 4)

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两人随手搞他,一里一外,一唱一和,搞得孙承宗居然耳聋了

孙受不了,引病告休,结果这么一个功臣,杨嗣昌仍不放过,言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恶毒地说孙承宗如“白起不应召也”

白起是怎么一回事

他与秦王不和,不肯领军作战,秦王怒,赐剑白起,令其自尽。

这还得了崇祯帝偏听偏信,闻言大怒,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又将其禁囚,以待判决。

杨嗣昌倒台,崇祯帝手里无人可用,只好将孙传庭释放,着他领兵对付流寇逆贼。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孙传庭是个传统文官,领了诏命,匆忙出京。

他离开后,崇祯皇帝心中稍安,但按下葫芦浮起瓢,另一个忧虑可怎么解

皇宫,钦安殿,供奉着三清祖师,檀香沁人肺腑。

香烟一股股的飘向空中,大明帝国皇帝的默祝也随之飘向了那无边无际的虚空之中。

崇祯皇帝与周皇后共同参拜三清祖师,祈求国运昌盛。

周皇后,苏州人,父亲周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家境清贫,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里以给人看相算命谋生,生活艰苦。

但周奎的女儿争气,天启六年1626,当时的信王朱由检为了大婚挑选王妃时,主持后宫事务的懿安皇后,以长嫂代母的身份,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了周氏。朱由检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

周皇后是位仁心贤德的女子,掌管后宫之后,特别节约,削减了不必要的花费,也不为自己的亲属在皇上那里乞讨恩泽。即使逢年过节,大臣命妇们入朝参贺,她所给的赏赐完全按照礼节规定,从不滥加施予。

她与皇帝是结发夫妻,之间的感情不错,见皇帝心情不乐,特意与他到钦安殿烧香拜圣。

拜过三清,皇帝心情转好,对周皇后道“朕心甚喜,三清祖师必会保佑我大明顺顺利利”

周皇后亦道“陛下乃天下共主,亲自求请三清祖师,得他们保佑,大明中兴有望。”

说得还是很开心的,崇祯皇帝甚至还说起当初小的时候,在这钦安殿捉迷藏的事情。

周皇后见他时复欢笑,不再是前阵子拧起眉头,欣慰地点点头。

然而

他们脚步一迈出钦安殿门,就见首领tj王承恩跪于道左,高托一个金盘,内有一个奏本,说道“禀皇爷,关外吴三桂八百里加急”

崇祯皇帝身体不由得一颤

他定下神来,吸了口气,取过奏本来看。

吴三桂奏报“松山洪承畴兵败”

事实是松山被围半年,城中食尽,副将夏成德开城纳清兵。总兵官曹变蛟被俘杀,巡抚邱民仰等死之。洪承畴被执,于沈阳降清。

松山告破是在劫难逃,因为朝廷根本没有援兵解救他们。

至此,坚守多年之宁锦防线被冲破。四月,清军破塔山、杏山。明仅有关外孤城宁远。清军逼近山海关。

当年老督师孙承宗出关外,主持宁锦防线,把战火挡在关外。

结果弹劾他的奏章比他人还高,言官认为修筑城池,拒敌于关外不是好计,白费浪费朝廷钱财,但现在看来,言官就是嘴炮

是的,清军固然还从其它关口进关内,可是没有了宁锦防线的牵制,一想到清军逼在眉睫,就在眼皮底下的压力,崇祯皇帝只觉得轻飘飘的文书重若泰山。

他不由得身体一晃,早就注意他的周皇后赶快将他给扶住,周围的宫人也过来帮忙。

崇祯皇帝伸手推开她们道“朕没事”

他哑声道“把兵部尚书找来”

朗朗日月在上,大明人才济济,如不是运气奇差,国运衰落,也轮不到北虏肆虐,流寇逞威的地步。

兵部尚书陈新甲,算得上是一个人才,他是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人,万历三十六年举人,授定州知府,之后一路升迁,崇祯十三年,进兵部尚书,从而成为是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工部尚书贾俊以后,以举人身份做到尚书正二品要职的第一人。

他是勇于任事,当时军事危急,大臣们都不愿当兵部尚书,所以陈新甲当上了。

崇祯朝的兵部尚书不好当,瞧瞧他前任的下场

崔呈秀下场自缢死;

阎鸣泰下场遣戍死;

王在晋下场革职查办;

王洽下场下狱死;

申用懋下场革职查办

梁廷栋下场服毒死

熊明遇下场革职查办

张凤翼下场服毒死

杨嗣昌下场服毒死

傅宗龙下场革职下狱、战死

还有一个袁崇焕,加了兵部尚书衔,下场最惨凌迟,就是千刀万剐,惨呐,百姓分食其尸

老板太叼,臣子不易为。

崇祯皇帝用人,不仅爱杀兵部尚书,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