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节 航行中(2 / 3)

掉,我见过一个士兵把一个土著给活生生地扔进了燃烧的火山口,不过我不能写”

那些土著世代生活在那座岛屿上,东南军种岛、立了块石碑,就变成了华人的地盘,而原主则一概消灭

在宣传口上,东南军永远是光芒万丈的形象,私底下的龌龊则不为世人所知。

根源出在颜大少,消灭南洋土著是一项既定的方针,而象孙承宗、陈衷纪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则助纣为虐。

“我们的人口有五百万了,台湾有一百来万,东南亚已经四百万人口,这才多久啊”陶元藻感慨地道。

“看着吧,十年后,东南亚就永归我们华人了”姚文启见多识广,清楚东南府下了多大的本,他说道“现在最有前途的是儿童医院还有幼儿园”

陶元藻会意地点头,他问道“你会用枪吗”

“不怎么会。”姚文启坦率地道。

陶元藻道“你最好学多一点好,我们远航,遇到敌情,谁都得上阵”

“好的”姚文启赞同道“你教教我吧”

远航舰队,相对以往,训练花的时间不多,空闲时间多了一些,如火器训练都是模拟,毕竟补给需要时间,他们得赶时间。

他们在四天后到达马来半岛的柔佛港,他们没有进港,直接在港外接受补给。

从舰上望过去,姚文启发现柔佛港淹没在一片东南府的旗帜里,而柔佛王室的王旗则在那些东南府嚣张的旗帜海里并不显眼

姚文启在他的拍纸簿上写道“使用年轻人很有好处,他们朝气蓬勃,不会过多的考虑,开航的时候他们看上去表情严肃,但很快他们就把离别的悲伤置之脑后,现在舰上充满了欢快的气氛,这样的士气对于远航是有利的。”

进行有力道的描写道“我东南府要求在子民们在小学就要游泳达标,初中时就要上船实习,对于补充水手极有好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他坐在巡航舰的艉楼梯子上写字,写完后,对洪熙官抱怨道“我从来没有在哪怕一条军舰的露天甲板上见过一张桌子,只见过摆上一张椅子”

“你见过程将军半人程玉坐着”洪熙官忙问道。

“是他,其他人的都没能坐着”姚文启继续写道“开国之君立下的规定,我东南舰队军官们从来都是遵办无违,军官们不能坐着,士兵则可以坐在甲板上,象我这样坐在梯子上,对于军官都是不允许的,或许是我们打胜利的一个源泉。”

“巡航舰很宽大,许多设施比起红毛番的夹板船有所改变,比方说罗经舰桥设立,就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

罗经舰桥是一个新概念,它包含了舵轮、罗经箱,使用了一个圆弧状小格间把这小片区域密闭,小格间的四周装设玻璃窗,上有顶,军官可以在里面指挥,舵手在里面操舵,终于过上了不怕太阳和风浪的执勤生活

以往舵手和军官的战位是露天的,天气海况不良时就要冒着风雨操舰,极为不容易。

且慢,那年代的玻璃窗是奢侈的物件,许多人更不懂得圆弧状能够良好地抵御风浪,这是东南府的一个创举,是在领袖的亲切指导下完成,他考虑到远航风浪大,亦多,专门贴心地给了军官和舵手这一待遇,甚至还包括了手动的雨刮

姚文启写了他的见闻,中午时分,他与舰长、高级军官们一起在军官餐厅里吃中饭。

军官餐厅不是很大,但比士兵们吃饭的环境要好得多,东南海军的军官是社会精英,不但有丰厚的薪金,在舰上也享受着相当优越的生活,军官在看得见风景的尾楼里,用精致的银制和铜质餐具战列舰上军官餐厅绝对采用银制餐具,装潢精美,用东南府总理陈衷纪的话来说“比我家的餐厅还漂亮”

而水兵们只能在不见天日的下层甲板里,点着油灯,住着吊床,用木制碗盘吃着粗糙的食物不是能够随便开炮门采光,须知海上无风三尺浪,给海水猛灌进来,先不论船沉的危险,打湿里面,大家都有乐子

那时期,玻璃舷窗奢侈,东南战列舰有玻璃舷窗,也很少。

东南舰队的士兵们比绝大多数同行们幸运的是他们的老大很关心他们的伙食,早上起来就煲的茯苓老火鸭汤,煲到肉烂,汤汁甘洌,官兵们都有份,只是士兵们一人一碗汤,而军官则翻倍或者更多。

再有新鲜出炉的炒菜,士兵们则开始进食干凉食品,是今早送上舰的软面包和干牛肉,用热汤送还是蛮行的。

舰上的燃料有限,不能给所有官兵热食,有时也一些热食,预定快到港口补给时,厨师们才动用更多的燃料热食。

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餐,吃得肚子很饱,以后他的伙食一直非常好,他有点担心,但发现在军舰上吃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节目,也就不再控制他的胃口,吃个痛快

姚文启与他的同房好友博物学家陶元藻一起返回他们的小房间,窄小的房间里只放下了二张狭小的床和一张台,至于行李则放床下,但他们心满意足,在军舰上有床一族是令人妒忌的

两人不急于休息,姚文启整理他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