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勋宗时代的际遇(7 / 10)

别是农业省的教育,土地改革,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已经为经济和教育的起飞打下深厚的基础。

集体农庄建设,建设兵团,农业耕作技术,农业合作社管理以及农业机械化,直接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落后农业省靠发展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大学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引进新技术,除了各地的农业科技中心就是靠大学。

农业用地有效使用面积提高,同时废除了休耕轮作制度,逐步过渡到集约化耕作。

阿根廷粮食产量1964年达到7200万吨,比1963年增加600万吨,仅次于新华夏,美利坚,苏联和印度,在全球排名第5,而且增长潜力巨大,机械化水平与美利坚还有巨大的差距。

潘帕斯草原主产区采用集约化耕作后,单产效率较传统休耕制提升2倍以上,化肥使用量飙升。

雷里奥斯省水稻产量超过拉潘帕省,成为阿根廷最大的水稻种植省,发展两熟到三熟水稻,通过引进菲律宾,越南,孟加拉优质稻种,本土化培育效果显著。

比起处于半半干旱地带,水资源紧缺的拉潘帕省,降水丰富,土质适合,雨热同期的雷里奥斯省更适合种植高产水稻。

现在阿根廷国内有超过1600万人以大米作为主食,特别是工业城市需求巨大,能够很好的满足快速制作的需要,价格也比面条低不少,家里就能制作。

早稻9月播种,1月收获,晚稻2月播种,6月收,全年轮作,部分低地试验三季稻利用温室育苗。

受国际水稻研究所推动,拉潘帕省农业部引入菲律宾ir8奇迹稻等短周期高产品种,缩短生长期至120天,并推广到雷里奥斯省。

阿根廷农业部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合作项目,引入耐涝、抗稻瘟病的南洋品种和孟加拉,弥补本地传统稻种抗逆性不足,口感一般的缺陷。

雷里奥斯全省60%稻田实现机械化插秧和收割,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布兰卡市引入日本久保田水稻收割机技术,研发出本土的水稻收割机,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农业合作社引入德国农机管理标准,形成“农场-加工厂-科研中心“的六边形经济区。

安第斯山脉水利网全面升级,灌溉系统让西部山区成为重要的水果,粮食,经济作物,特别是烟草生产基地。

投资安第斯东麓灌溉网建成后,西部省区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60%提升至120%,哪怕再多的新移民也有足够的饭吃。

阿根廷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对于转基因大豆,新农药,新化肥的研发也越来越多。

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让去年阿根廷的主粮产出足够养活2.6亿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很多人可以不用辛苦工作,工人生活水平得以改善,面包价格大幅度下降。

养小孩也变得便宜不管是奶粉还是医疗教育的支出都大幅度降低,而且小孩七八岁以后就是小劳动力。

不少有才华且家境比较好的年轻人,进入文学,电影领域。

……

有了圣赫塞,统一民族党,科恩内阁,阿根廷人民,才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领袖,紧密的团结起来。

以前的阿根廷是一个混乱的国家,各种势力,鱼龙混杂,没有凝聚力,就算强行协调起来,也得要消耗很大的国力才能发展起来。

如今有了强大的领导核心,不仅市场开始逐渐融合统一,工业发展也变得飞快起来,人口增加后,教育发展起来,人才大量喷涌而出,很多工业部门开始了自己的进化之路。

去年阿根廷专利申请量已经有西德2成规模,原创技术发展越来越多。

1965年全阿根廷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正式公布,将投资带动3578亿比索,约合44亿美金,启动大大小小905个建设项目。

阿根廷国家核电公司负责建设30万千瓦机组的布兰卡重水堆核电站,终于在1965年1月份完成并网发电,为布兰科市经济发展提供充沛电力。

内乌肯核电站进展缓慢,阿根廷自主研究的压水堆技术问题多多,但第五研究所有信心在1968年前完成建设。

苏联核电技术的引入至关重要,远比加拿大技术和联邦德国技术完善,阿根廷核电民用化持续加快,勋宗的大礼包也快到了。

其他核电站项目其中包括拉潘帕新的3座重水堆,科尔多瓦省3座重水堆,门多萨省2座重水堆,布宜诺斯艾利斯省3座重水堆建设,可通过铀-238生成钚-239,钚材料生产,主要服务于军事核技术,核潜艇动力堆研发,动力系统验证,潘帕斯之火项目,积累的技术为后续民用核电站国产化提供支撑。

每座重水堆年产能15-20公斤,11座堆年产钚量达200公斤,包括原先的2座重水堆,可制造30枚核弹头/年。

拉潘帕省、布省重水堆同步开展铀-钍混合燃料实验,为民用核电站积累新型燃料循环数据。

利用苏联犹大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