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府长期打压,被迫停止在拉普拉塔新建1580立方米高炉,改为修建布兰卡市的钢铁厂。
拉普拉塔钢铁厂低成本国产化修了6座500立方米高炉,彻底完成国产化,修建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年产量长期压制在400万吨到450万吨,有时候甚至不到400万吨,产能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到弗朗迪西总统上台后才改善,科恩财团资金支持后,再次修建了3座1580立方米的超级高炉,1964年的产量重回阿根廷第一,达到810万吨,阿根廷钢铁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
后起之秀布兰卡钢铁的规模和技术都已经追了上来,在修建的东部高炉容量达到了3000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修建时间上还需要再花一两年,新成立阿根廷国家钢铁集团的高炉容量都是2000立方米的规模,引进了意大利技术,如今拉普拉塔钢铁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钢铁竞赛,完全不输日本钢铁工业。
阿根廷钢铁工业规模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大陆的钢铁霸主正在显露头角。
拉普拉塔钢铁厂形成六大六小高炉的布局,转炉技术仍然位居世界前列,科恩内阁上台后,拉普拉塔钢铁厂的地位更高了。
现在拉普拉塔钢铁厂的发展缓慢不少,中型高炉国产技术成熟,让拉普拉塔钢铁厂获得了很多修高炉的订单。
中型高炉维护成本低、原料适应性强,国产化率高,投资建设成本也低,可快速复制,可灵活使用本土低品位铁矿,如圣路易斯省的赤铁矿,里奥内格罗河沙铁矿都可以使用。
而大型高炉依赖进口高品位矿,巴西卡拉加斯矿,还可以有效规避国际贷款风险,唯一的缺点就是能耗高,寿命短,但基本上够用15年。
阿根廷本土的焦炭和天然气混合燃料使吨铁成本比纯焦炭方案低15%,但热效率下降10%,可以有效降低对煤炭的进口量。
所以说,拉普拉塔钢铁厂是阿根廷工业化的奠基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钻研和反复试验,电弧炉废钢回收技术研发成功。
在新技术的第一炉钢水下线的时候,背景响起了《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手风琴前奏,然后缓慢转变成国家摇滚乐团改编的《钢铁进行曲》。
当《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手风琴前奏从电弧炉嗡鸣中浮现时,影院的啜泣声此起彼伏,人们仍然思念艾薇塔,但他们已经开始逐渐遗忘了必隆。
这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使得拉普拉塔钢铁厂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迅速崛起,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翻倍增长,为阿根廷的钢铁工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
在全体工人和工程师齐心协力的拼搏下,拉普拉塔钢铁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阿根廷最大的钢铁联合体,成为阿根廷钢铁行业的领导者,为国家工业发展贡献了力量,铸就了辉煌的工业传奇,艾琳娜与胡安的爱情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被人们传颂。
影片的片尾: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在熔炉前书写国家记忆的无名者
当工业文明的光谱穿透历史阴霾
我们终将在淬火池中照见自己的倒影“
拉普拉塔钢铁厂原型地树立纪念碑:胡安与艾琳娜的不锈钢雕像手握钢钎交叉,底座刻有电影台词——“每一块废钢都值得重生”
影片引发全国性“钢铁厂朝圣潮“,拉普拉塔钢铁厂参观路线增设“胡安手套展示柜“和“艾琳娜公式黑板“。
拉普拉塔钢铁厂作为阿根廷最大的钢铁公司,1964年产钢铁超过800万吨的超级钢铁厂,是阿根廷最大的钢铁大厂,也是阿根廷工业崛起的标志。
拉普拉塔与热那亚建立深度合作,经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阿根廷和意大利的经济合作深度也越来越紧密,对于阿根廷来说,意大利是刚刚好的技术,法国、英国和德国过于傲慢,技术虽然先进,价格却太贵,美利坚很近,对于各种先进技术的输出非常慎重,叠加各种技术管制,宁愿培养日本这个狗腿子也不愿意阿根廷壮大。
受《巴统协定》限制,美利坚禁止向阿根廷出口数控机床,如ibm1620计算机控制设备,却向日本三菱重工转移了24项精密加工技术。
阿根廷和二流工业国的合作更加密切和深入,和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南非等国家合作,苏联的合作也相对有限。
相比德国同类机械设备,意大利方案价格低30-40%,维护成本仅需法系设备的60%,更适合阿根廷。
.....
阿根廷通过系统学习英美苏法等国的先进工业化经验,从精神上保证阿根廷的经济现代化的快速进程。
大学数量从1960年的30多所迅速增长到1962年的168所,再到1965年的228所,新大学成立数量有所减少,全国每个省均有5所大学以上。
63年阿根廷大学扩招后,新生数量增加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