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是代表了内陆与首都,文明与野蛮。
以前,布宜诺斯艾利斯人统治着这个国家,所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人都是中央集权派。
这是一个巨大的割裂,但情况已经开始改变。
像布兰卡中学和布兰卡第一中学,从成立和改名的那一天起,一直是布兰卡市杰出人才的摇篮,
这些新式中学的出现削弱了传统私立贵族学校的文化话语权,最终成为阿根廷中学教育的新主体。
去年阿根廷大学的国内录取人数在24万这个规模,国际留学生4万人,主要来自于周边国家,小部分欧洲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和其他国家。
公立大学收费要低于很多国家,而且提供住宿,吸引了一些留学生的加入,有一些是实在无法达到大学入学标准。
阿根廷目前普通高级中学招生人数在40万左右,初级中学招生规模在90万左右,小学招生规模在100万左右。
职业中学招生20万左右,职业中学规模持续扩大,未来3年将扩招到30万规模,为工业化储备更多劳动力。
改变是从布兰卡市这个贫穷的港口城市开始的。
是的,这座城市至少在1954年以前都是相当贫穷。
割裂布兰卡市只是第一步,圣赫塞不能容忍一个省,也就是布省和布市占据一个国家7成甚至8成以上的工业产值。
去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心化战略,削弱传统政治经济精英,构建多极省份发展模式。
慢慢的省份合并也是为了能让地方省份有实力壮大起来,这非常有效,差距正在缩小。
从扶持科尔多瓦省,圣菲省,到雷里奥斯省,目前经济和工业正在扩散,大学教育也在扩散,地方省有了足够的人口发展经济和工业,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最近十几年,阿根廷人口快速增长,简直震惊世界,比苏联还疯狂。
在内阁的主导下,强大的省份需要进行帮扶落后省份,萨尔塔省,圣克鲁斯省,内格罗河省获得了拉潘帕省的支持,胡胡伊市建立起了布兰卡大道,奥托市为奥兰市建立了一个工业区。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负责扶持门多萨省,雷里奥斯省和查科省,如门多萨矿业学院,雷里奥斯大学,查科农业大学等。
布省在支持科连斯特省和圣胡安省的发展。
科尔多瓦,圣菲也在能力范围内帮扶一些城市,如内乌肯化工大学,萨尔塔大学。
当然,目前也只能在优势潜力项目上进行支持和支援,国家的主力仍然是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
布兰卡市是是阿根廷高中学生学术精英培养的标杆体系,但整体资源没有布城高。
阿根廷大学大扩招后,大学考试难度一再降低,很多大学根基仍然十分浅薄,为了弥补不足,开始从全球大量招聘大学毕业生当老师。
真正的厉害的高级人才只能按个算,想挖也挖不到,普通老师按百算,只要能给得起待遇还是很多的。
教育部,阿根廷国家工程院,阿根廷科学院进行联合培养年轻教授,提升科研能力。
何况现在各国的大学毕业生,真的是精英上的精英,比起阿根廷此前扩招的大学毕业生质量还是好上不少的,本国优秀大学生已经被抢光了。
当然,很多大学一开始就是空壳子,老师校长数量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一两百人,却一年能招收一千多名学生,有的大学干脆边修教学楼边招生。
排名后边的很多学生是水货,当然老师很多也是水货,不少老师其实就是有个大学文凭,拿几本美利坚教材在念书,啥也不懂的,学生们也很多靠自学。
在阿根廷当老师的工资很高,可以和美利坚持平,吸引很多国家的老师前往阿根廷任教,财政部对大学教师的工资发放非常大方。
唯一好的地方就是大学图书馆的书够多,只要市面上能买到的书,阿根廷都是按货轮来买,每年进口的各种理论研究书籍高达两三千万本。
阿根廷学历大批发,但大学生数量还是不够用。
很多大型工厂对大学生需求非常大,只要是正规文凭,都是一整个班一整个班招走。
最近阿根廷投产的大项目太多了,简直产生了人才需求大爆炸。
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阿根廷电子工业大学,刚刚修好的改造的教室不过是刷了一层大白,就开始上课。
集成电路的专业教室,从美利坚挖过来的退休工程师兼任大学教授,让老年人发光发热,他们用德州口音讲述硅晶圆蚀刻工艺。
很多学生上午还在学集成电路设计,下午就在隔壁的半导体厂房组装芯片。
阿根廷去年再度新增60所新大学,大学数量增长到228所。
高等教育部被很多人指责教育质量注水,部分新建大学师资薄弱,但支持者认为先有数量,再有质量。
新增的有50所是高等专科学校,用于培养高级技师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
布